中國的八大菜系中,湘菜是餐飲領域中占有市場分率中最大的一部分。湘菜的辣不及四川的麻辣那么霸道有勁,透露出的是一份濃濃的香辣,從而適應了很多人不能太吃辣的口味,在餐飲品牌的塑造上起了很大作用。
口味牛蹄
特色:這道菜先將牛掌高壓至熟,再澆上自制的香辣汁,入蒸箱蒸制成菜。口感比豬蹄更筋道,香辣汁味道濃郁,成菜顏色鮮艷,看起來就十分可口。
原材料:
主料:牛蹄1500克
輔料:自制牛肉醬料50克,自制牛肉香粉10克,三五火鍋底料15克,色拉油10克,牧哥牛油50克,蔥段20克,姜片35克,料酒30克,干辣椒20 克、白芝麻3克,蔥絲5克
做法:
1、牛蹄洗凈,斬成5厘米見方的大塊,放入冷水鍋內,加入蔥段、姜片、料酒,大火燒開,改小火加熱3分鐘(邊加熱邊撇去浮沫)。
2、鍋內放入牧哥牛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姜片15克爆香,下入牛蹄塊,中火翻炒均勻,放入自制牛肉醬料、自制牛肉香粉、三五火鍋底料,再次翻炒均勻,倒入清水800克燒開,出鍋倒入高壓鍋內,大火加熱至上氣,改小火壓制1小時。
3、色拉油,燒至六成熱時,放入干辣椒、白芝麻炒香,出鍋倒在菜肴上,撒蔥絲點綴。上桌后用酒精爐加熱。
自制牛肉醬料:
鍋內放入煉熟的菜子油10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姜末、蒜末各10克爆香,接著下入大地魚粉、干貝粉各50克,干辣椒面20克,繼續小火炒香,用原味醬油、海天生抽各5克調味即可。
紅薯粉絲煲
特色:這個是一個常見的湘菜菜肴,你可以在湘菜館里見到這道菜。它用粉絲、辣椒、豆豉、甜醬再搭配小油菜烹制而成,美味又簡單的下飯菜。
原材料:
主料:干紅薯粉200g,青紅辣椒適量,蔥、姜適量
輔料:豆豉1茶勺,甜面醬1茶勺,老抽醬油1茶勺,油、鹽適量,小油菜4根
做法:
1、準備食材。
2、中火,鍋里倒入平時炒菜的油量,蔥、姜、辣椒煸炒出香味后加入豆豉和甜面醬。
3、倒入紅薯粉絲和老抽醬油。
4、加適量熱水,鍋開起來后將所有食材倒入一個砂鍋里。
5、用中小火燉到湯汁收到粉絲膨脹水位下降到粉絲下面時加鹽調味,就可以出鍋了。出鍋前加小油菜。
豆腐篤牛蛙
特色:如果你吃不慣豆腐的平淡無味,那么你就一定要試試這道豆腐篤牛蛙了。具有湘菜濃重特色的火紅鍋底,豆腐的清新也被牛蛙的鮮嫩肉質所感染,變得十分惹味。
原材料:
主料:牛蛙400克,老豆腐200克
輔料:辣椒30克,蒜茸、香菜碎各10克,藿香葉、香菜葉各10克,生抽8克,姜末、蒜末各8克,泡椒碎20克、泡菜粒30克、泡姜粒、藿香碎各10克,郫縣豆瓣碎10克
做法:
1、滑牛蛙、煮豆腐:牛蛙400克宰殺治凈,切成小塊,納盆加鹽、雞粉、料酒、胡椒粉、濕淀粉抓勻腌制2分鐘,下入三成熱油滑熟;老豆腐200克改刀成條,放入清水中,加生抽8克調色、入底味,大火煮3分鐘,關火撈出,瀝干備用。
2、煸小料、燒主料:鍋入底油燒至四成熱,下入姜末、蒜末各8克爆香,加郫縣豆瓣碎10克煸炒出紅油,放入泡椒碎20克、泡菜粒30克、泡姜粒、藿香碎各10克小火煸炒去水汽,摻入高湯800克,倒入牛蛙、豆腐條小火煮3分鐘,出鍋裝盤。
3、撒調料、激熱油:在表面撒入刀口辣椒30克、蒜茸、香菜碎各10克,澆入燒至八成熱的紅油40克,撒藿香葉、香菜葉各10克即可上桌。
技術關鍵:
豆腐飛水時加少許生抽,不僅能上色、入底味,還能有效地去除豆腐的石膏味。
小貼士:
這道菜最出彩處來自于制作過程中的最后一步。紅皺皮椒800克、大紅袍花椒80克下入三成熱油炸香,取出斬碎制成刀口辣椒,與蒜末、香菜碎一同澆在燒好的豆腐牛蛙上,澆入燒熱的自制紅油,湯汁顏色一下子變得紅亮,霎時香味彌漫整間廚房,看著紅,但吃起來卻只覺得香,而不覺辣。
毛氏紅燒肉
特色:炒糖一定用小火并不端翻攪,否則不等翻紅末糖就已經糊了。常吃紅燒菜又嫌炒糖麻煩的也可一次多炒些糖再加水燒開每次放一些就可以了。放冰糖也是為了成品的顏色更紅亮。
原材料:
主料:帶皮豬五花肉850克
配料:四季青500克、料酒60克,鹽、味精、醬油適量,八角、桂皮、干椒、蒜子少許,白糖50克,紅燒肉腐乳適量
做法:
1、五花肉烙皮洗刮干凈,入沸水內煮至斷生,切成2.5厘米見方,共12塊。
2、鍋內放少許油,加糖炒上色放入肉、料酒、鹽、味精、醬油、八角、桂皮、腐乳干燒后加雞湯煨至肉爛濃香。
3、四季青用雞油炒熟放底,將紅燒肉整齊擺放正中,將少許汁澆在肉上即成。
特點:肥而不膩,咸鮮辣香,色澤紅亮。
高壓鍋版紅燒肉的做法:
1、五花肉切塊,炒鍋座中火上加底油下肉塊煸炒至肉皮噼啪作響時將肉控凈油撈出放高壓鍋內,加蔥節,姜塊(拍破),醬油,老抽(稍許),美極鮮醬油(稍許),紹酒4勺,花椒十數粒,八角一只,十三香或五香粉少許,冰糖1-2勺,鹽適量。
2、小火不斷炒拌至糖化轉至棕紅色,繼續炒,糖液會翻起棕紅色泡沫,繼續翻炒,片刻后你會看見泡沫增多顏色變淺轉呈很誘人的金紅色,這時糖才算炒好。然后可以加水煮開再加入肉中,我是直接把炒好的糖“刺啦”一聲澆在高壓鍋里的肉上。
3、高壓鍋中添水,不需多放,在鍋中有一指節深即可,關蓋開火,待壓閥“呲呲”響轉小火后計時10-12分鐘。
4、高壓鍋閉火后冷水沖閥壓力退后,開蓋撈出蔥節姜塊花椒八角,加雞精敞蓋大火收汁即可。
貢椒魚頭王
特色:此菜與剁椒魚頭相比,有諸多特別之處:首先,黃貢椒與常見的剁椒相比有三大不同,黃貢椒越燉越鮮、辣、脆,而剁椒長時間受熱之后則會變綿軟,不夠鮮美;其次,此菜拋棄傳統的“蒸”,改為用卡式爐“焗”,后者省人、省火、省蒸箱,何樂而不為?
預制黃貢椒:
1、湖南鮮黃貢椒2500克切碎,加入紅小米辣末750克、生姜末、蒜末各400克、一品豆豉150克、蠔油100克、白糖80克、雞精、味精各50克拌勻
2、熟菜籽油100克、豬油100克、色拉油200克入鍋燒熱,沖入黃貢椒中拌勻,再澆入辣鮮露100克即成
走菜流程:
1、花鰱魚頭(約1250克)去鱗、鰓,從下巴處剖開,兩側打上直刀,清洗干凈,抹上鹽、雞精、味精各 10克,擺入長方形卡式爐內;
2、淋上蒸魚豉油50克、清湯100克,蓋上自制黃貢椒400克,湯中放入6片豆腐,加蓋后開大火火局7分鐘,撒蔥花,帶一碗煮 熟的手搟面即可上桌。
湘西血粑鴨
特色:這道湘西血粑鴨具有濃厚的湘西風情,在品嘗這道鴨肉菜品的時候,就像去到了湘西一樣。
原材料:
主料:鴨子500克,大料2個,血粑200克
輔料:二荊條辣椒5根,青椒1個,紅辣椒適量,姜5片,花椒15粒左右,大蒜4瓣,醬油適量,老抽2匙,白砂糖適量,豆瓣醬2大匙,米酒(其他白酒也行)100毫升,鹽適量,溫水1碗(250毫升左右)
做法:
1、鴨肉砍小塊。血粑切塊;二荊條和紅辣椒切段。青椒切塊。大蒜拍碎備用。
2、水燒開了下50毫升米酒和2匙鹽把鴨子焯一下,肉變色了就撈出備用。
3、熱鍋倒油把血粑煎熟備用。所有辣椒都炒熟撈出備用。
4、另起鍋熱油爆香大蒜姜片大料和花椒,下焯好的鴨子,翻炒,下豆瓣醬。炒香后下醬油老抽和糖,下剩下的米酒再翻炒后下溫水,蓋鍋蓋燜煮。
5、煮5分鐘后把煎好的血粑下到鍋里一起燜煮。再過5分鐘后下炒好的辣椒。用鹽調味即可。
瓦罐腰花
特色:瓦罐腰花借用了冒菜的做法,用瓦罐上菜,既能吃的健康,又可以讓人有返璞歸真的視覺效果。
原材料:
主料:鮮豬腰300克,藕片150克,蒜薹100克,青紅椒塊30克
做法:
1、豬腰改刀成腰花,加入適量蔥、姜、料酒腌去腥臊備用。
2、藕片、蒜薹、青紅椒塊飛水,撈出瀝水。
3、腌好的腰花入沸水(水里加適量料酒、鹽),再次燒至水沸時撈出。
4、鍋下紅湯燒沸,下蠔油、雞精、胡椒粉調味,下入所有用料燒制片刻,再下入辣椒面、花椒面、蒜末、蔥花,然后勾芡,倒入瓦罐中即可。
碳火燒椒嫩腰花
特色:此菜將常見材料腰花拿來做涼菜,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把木炭火烤后的青椒與腰花搭配,吃起來酸辣爽口。
原材料:
主料:豬腰150克、小青椒20克、豇豆50克
輔料:A料(蔥、姜、料酒各10克)、美極鮮味汁30克、美極鮮辣汁15克、保寧醋20克、鹽1克、味精3克、糖2克、雞湯10克、芝麻油5克、臘八豆25克、芥末1克、菜子油35克
做法:
1、將豬腰洗干凈,去腰臊,改十字刀花,加有A料的熱水中焯制,再用冰水冰鎮;豇豆切成3厘米的段,下七成熱的油鍋中炸至起皮,再入熱水中焯制,去掉多余的油分;小青椒入炭火上燒成虎皮椒,放涼后去皮撕成條,即為燒椒。
2、將剩余調料調勻,與豬腰、燒椒、豇豆拌勻,裝盤即可。
口味干鍋鱔魚
特色:成菜色澤紅亮,鮮香味濃,酥軟化渣,既富有湘菜特色又富有川味特色。
原材料:
主料:活鱔魚400克,黃瓜1根,紅尖椒100克(約2個),干紫蘇葉5克,干椒節15克,過油蒜仔20克,姜、蒜片各10克,香菜10克
輔料:料酒5克,自制干鍋醬50克,自制干鍋味油150克,紅油50克,廣東米酒5克,雞粉10克,味精10克,胡椒粉5克,蠔油30克,十三香5克,蒸魚豉油10克,高湯50克
做法:
1、活鱔魚宰殺,去內臟、骨,切4厘米長段,加料酒、姜片、蒜片各5克腌制備用。黃瓜切菱形塊待用(墊干鍋底用),紅尖椒切菱形片待用。
2、鱔魚沖洗干凈(以沒有污血為好),入五成熱油鍋中滑油40秒,撈出待用。
3、鍋內放干鍋味油100克、紅油燒熱,加剩余姜片、蒜片、過油蒜子、整干椒節、紫蘇翻炒出香味,再放干鍋醬小火炒香放入鱔魚,加廣東米酒翻炒1分鐘后加高湯小火燒制入味。待汁快收干時,放入豉油、紅尖辣椒、十三香、胡椒粉、味精、雞粉、剩余的干鍋味油翻炒,倒入干鍋內撒香菜即可。
自制干鍋味油:
1、香料(香葉20克,草果5個、香菜500克,紅干辣椒1000克、桂皮100克、羅漢果1個)放溫水中泡約15分鐘,撈出瀝干。
2、不銹鋼桶里放入色拉油40斤、蔥、姜、蒜各200克,洋蔥250克,西芹500克,香茅草50克及2000克水先熬15分鐘左右(加水熬制可使油溫更易掌握,且原料的香味能更好地揮發出來),加泡好的香料大火熬干水分,再轉小火熬至香味濃郁為止(共需熬制兩個小時左右)。
自制干鍋醬:
1,、將大蒜500克、四川泡姜1000克、典林牌野山椒(廣西產)4瓶、四川泡海椒600克、老干媽豆豉2瓶分別入攪拌機打碎,郫縣豆瓣醬1000克剁細。
2、鍋上火先下茶油1500克(也可用花生油代替)燒熱,加紅油1000克攪勻,放入大蒜、泡姜炒出香味,再下其余調料及海鮮醬200克、湖南辣妹子6瓶、永豐辣醬4瓶、李錦記蒜蓉辣醬4瓶、桂林辣醬2瓶、阿香婆香辣牛肉醬3瓶加小火熬制約30分鐘出香味即可。
瓦片腰花
特色:腰花作為補腎圣品收到了許多人的喜愛,而這道瓦片腰花,將腰花搭配香辣的調料一起烹飪,香辣味更為濃郁,吃起來別有一番滋味。
原材料:
主料:豬腰子2個、青紅椒塊100克、姜片少許
輔料:A料(老陳醋、生抽、雞粉、芝麻油各3克,濕淀粉5克),小料(泡椒段、野山椒短、蒜薹丁、豆豉各25克,紅尖椒圈50克,姜片、蒜片各10克),泡椒油50克,燒酒、濕淀粉各10克,鹽3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220克)
做法:
1、去掉腰花表皮的筋膜,從中間片開,去掉腰臊后打花刀,再切成長條,洗凈后先加入鹽、蔥段、姜片、料酒腌制10分鐘,沖洗干凈后拌勻濕淀粉。
2、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腰花和青紅椒塊,滑油3秒出鍋,撈出控油。
3、鍋內放入色拉油200克和泡椒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小料爆香,下入腰花和A料,大火燒開,出鍋裝盤即可上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