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健身愛好者提供最專業的動作指導、最全的美體健身資訊!有趣、有用、有干貨!增肌減脂、趣味資訊,健身路上,你我同行!
臉是父母給的
身材是自己給的
這項大型研究包含了來自18個國家的超過13.5萬人,研究者對他們的飲食習慣和健康狀況進行了超過7年的隨訪記錄。結果顯示:脂肪不僅沒有增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反而讓它們有所降低!
一篇論關于蔬菜、水果和豆類的影響,結果沒有新鮮的地方,大致就是每天總共4份左右(375到500克)這三類食物對健康好處明顯,進一步增加攝入量帶來的好處不大。
而另一篇論文則是關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對心血管健康以及死亡率的影響。
1、較高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會增加總死亡率的風險。
2、脂肪的攝入量,可能會降低總死亡率的風險。
3、高飽和脂肪(肥肉、椰子油等)的攝入量,可能降低中風的危險。
4、總脂肪、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和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沒有相關性。
結論:
高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和更高的死亡率有關,總脂肪和部分脂肪,能降低總因死亡率,脂肪和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沒有關系,飽和脂肪可能降低中風的風險。
看完是不是覺得很懵逼?今后不用控制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了?然而我們還是需要再一次強調:“最新研究”并不意味著“最后結論”。對于“健康食譜”,這項研究提供了新的信息和可能,但還遠遠不是“結論”。
PURE研究調查的4萬多名中國人,平均碳水化合物供能占67.0%,42.2%為重體力勞動者,中學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有14.4%。低收入的趨勢非常明顯,這個群體保健意識和醫療狀況也較差。所以,高碳水(平均碳水化合物供能高達77.2%)很可能并不是造成死亡率較高的根本原因,而是他們生存狀態較差(這才是死亡率高的根本原因)的結果。焉知不是吃得起肉的人經濟條件更好,所以死亡率低?研究并不能排除這些混雜因素的干擾。
混雜因素會影響到結果,尤其是人們的健康意識。比如在歐美發達地區,人們有更好的健康意識,從而可能有更多對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與行為習慣,比如遵守醫囑、合理的睡眠、控制飲酒、食用“推薦的食物”等等。而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地區,人們接受的健康生活指導會少一些。由此可見,健康意識的重要性。
有用的結論:
1、低脂高碳人群適當增加脂肪攝入量(減少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精制谷物攝入量)不但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反而會降低總死亡率。具體地說,碳水化合物供能不要超過60%(研究者推薦50%—55%)。
2、脂肪還是必須的。不論是植物油(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還是動物油(飽和脂肪酸為主),增加攝入量不僅不會導致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還會降低總死亡率。雖然PURE研究不能給出最佳的脂肪攝入量,但發現脂肪供能35.3%組總死亡風險低于其他脂肪供能較少組。
3、多吃水果蔬菜和豆類(每天375到500克)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總死亡率和非心血管病死亡率。但要注意,進一步增加攝入量不會帶來更大好處;吃生的蔬菜比炒熟吃健康效益更大。
錯誤的推論:
1. 多吃主食死得快,越少吃越好
在“相關性不等于因果”上述已經表明,高碳水死亡率的根本原因是人群生存狀態和健康意識較差的結果。另外,PURE研究沒有碳水化合物供能少于42.6%的分組,而且碳水化合物供能分別為46.4%、54.6%、60.8%的三個組的死亡率沒有差異,所以無法推斷吃更少的碳水化合物,如低碳飲食(碳水化合物供能20%左右)、生酮飲食(碳水化合物供能5%左右)是否健康了。
2、增加脂肪或多吃肉有益健康
脂肪攝入最少的組(必然意味著碳水化合物供能最多),死亡風險高,并不能肯定是吃脂肪少導致的,一個很大可能的原因是他們經濟條件不好,而精米白面這些食物比較便宜,營養狀態、保健意識和醫療條件都較差(。同理,脂肪攝入量最高那一組,尤其是飽和脂肪(肉類和奶類是主要來源)攝入量高的人,也很可能有更好的營養狀態、經濟條件、醫療保障等。
吃得起較多脂肪的人,意味著同時是溫飽無虞,也就同時意味著生活質量與健康水平無虞,有錢人當然比窮人命長。
以前都是建議控制脂肪,多吃蔬菜。營養師們討論健康飲食,往往也是以控制糖為重要標準。而現在,《柳葉刀》這種頂級醫學雜志說“多吃脂肪能降低死亡率”,不禁讓人風中凌亂。今后的飯,該怎么吃呢?
實際上,飲食指南中所說的“少油”,是針對目前許多人脂肪攝入量已經很高的現狀而言的。歐美膳食指南推薦“控制脂肪”,也是因為他們國家脂肪攝入量過高。但是,“控制”并不意味著“越低越好”。脂肪本身也是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天的烹飪用油控制到25~30克,加上食材中自帶的脂肪,就是比較合理的范圍。而對于那些貧困地區天天清湯寡水的人群,“高脂肪”的食品反而是應該選擇的。
蛋白質是至關重要的營養成分,按照每公斤1.2克蛋白質的標準,每天的攝入量約為60~90克。這些蛋白質,可以來源于肉、蛋、奶、豆等。
除了脂肪和蛋白質,剩下的熱量就是碳水化合物的了。中國的膳食指南建議是碳水化合物占能比為55%~65%,差不多也就是除去蛋白質和脂肪剩下的能量。需要注意的是,同是碳水化合物,糖、精制淀粉、粗糧和膳食纖維對于健康的影響是不同的。糖和精制淀粉應該盡量控制,而讓蔬菜、水果和粗糧去占據碳水化合物的份額,才是健康的選擇。
寫到最后,膳食指南依然沒變,依然建議大家少油少糖、少吃精致淀粉,多吃粗糧和蔬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