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供非心血管專業人士閱讀;非原文轉載概不負責!
汪芳心語:
只有經歷了炎熱夏季的陽光恩澤,才會有秋天的豐碩收獲;生活也是如此,只要有付出,回報是必然的。
半月前我跟大家介紹了肌酸激酶(CK)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特別是一些特殊人群(如劇烈運動)指標偏高的原委,澄清了一些誤區。不少微友留言說自己原來也經常出現CK超標,以為是疾病,實際上休息一段時間都恢復正常了。
今天要介紹的這位中年男性患者不是本地人,最近半年多時間在北京女兒家住。他的血脂一直偏高,但平時在老家疏于管理。年前女兒帶他去醫院檢查,開始口服醫生開具的降脂藥(他汀),效果比較不錯。周一的時候小區組織體檢,他就跟著鄰居一同去抽血化驗,第二天拿到檢查結果時卻嚇壞了女兒——化驗單上赫然寫著CK超過了3000!也就是說是正常值的10倍!
患者慌張地說:“汪主任,我看報道說他汀藥的降脂效果非常好,但是也有副作用,比如肌肉損傷。CK是評判標準,而現在我的CK嚴重超標,這應該就是他汀藥的副作用,我該怎么辦呢?是不是停止服用他汀藥就可以了?”
●他汀藥與CK指標
他汀的降脂功效是毋庸置疑的,從這么多年的臨床應用和各種不同規模的臨床試驗研究結果來看,他汀藥的確安全有效。只是應了那句老話“是藥三分毒”,再好的藥應用不當也有適得其反的時候,而且不同的人對相同的藥反應也不同。
總的來說,他汀確實是臨床上有潛在“肌肉毒性”的藥物之一,并由此產生相應的副作用,最嚴重的程度就是橫紋肌溶解。但是要說明的是,這樣的副作用是非常罕見的。
有患者把CK升高與他汀肌肉毒性直接聯系到一起,其實這樣做是很容易誤診的。對于因為服用他汀導致的肌肉毒性,我們需要通過相關癥狀結合檢查結果來綜合評價。比如患者是否有肌肉疼痛、肌無力,這類癥狀多發于大腿、小腿、臀部和后背,同時檢查是否伴有CK升高。
如果既有癥狀,又有CK顯著升高,首要考慮的也不是他汀的副作用,而是先排除相關繼發性因素,如甲狀腺功能低下、肌肉退行性病變等。特別是甲狀腺功能低下,這類人群更容易合并肌肉損傷,因此要及時糾正。首先要先停用他汀藥,確保甲狀腺功能恢復,然后逐步摸索患者適用他汀藥的種類和最小耐受劑量。假如患者仍然不能耐受他汀藥,再考慮非他汀藥。
當然,有些患者出現了肌肉毒性的情況,CK卻是正常的或只是稍微升高,這個需要進一步檢查明確。
文中患者表示自己服用他汀很長時間了,從未出現過肌肉疼痛和肌無力的情形,即便是CK升高這么多倍,也沒有什么明顯不適。但是患者卻“牢記”肌肉癥狀與CK之間的關系,不過并沒有完全理解其中的關系,因而直接動了要“停服他汀”的念頭。
既然不是他汀的因素,到底什么原因引起CK升高呢?
在我細細打探下才得知,原來患者女兒得了幾張按摩卡,老人找時間去做了按摩。可能按摩師傅技術比較好,力度又比較大,每次按摩時間又比較長,患者就被按得有點“重”——肌肉組織輕微拉傷。患者壓根沒有將CK升高與拉傷聯系在一起,因而檢查結果一出來,立馬歸咎于他汀藥了。
問
即使是他汀引起CK升高也一定要停藥嗎?
答
首先,他汀引發的副作用確實不常見,但是大家要秉承“預防為主”的理念。所以服用他汀藥,需要定期到醫院監測肌酸激酶,以及肝功和腎功;
其次,即使是他汀藥引發了肌肉酸痛和肌無力,也并不意味著一定出現了肌肉損傷。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降低藥量或短暫停藥就可復原,然后再慢慢恢復到可耐受的劑量。一般遇到這類情況我會讓患者隔日用藥或一周用兩次藥,確保患者可以忍耐,但是又不至于讓血脂失去控制;
第三,患者實在不能耐受了,減量也無濟于事的話,就要考慮換一下他汀藥的種類,或者以安全的非他汀類調脂藥來替代(如膽固醇吸收抑制劑、氧化抑制劑)。
與高血脂帶來的損傷相比較,肌肉疼痛并不那么重要,但是也盡量不要忍。
他汀藥引起的肌肉毒性,在減量或停藥后大都能很快緩解,反之則說明不是他汀的問題,而是患者本身存在肌肉甚至更復雜的問題。
總之,出現任何癥狀都不能掉以輕心。摸清事實需要一個過程,而在這一過程中患者最需要做的就是及時到醫院找醫生檢查,切莫自作主張。
不忘初心,是一種深思,是一種堅守,也是一種開放。
今年,我們迎來了第九屆CTSC大會,經過3天的“奮戰”,已經圓滿謝幕。都說九九歸一,某一瞬間真的回到了九年前,當時的CTSC還只是以科室研討會的形式存在,如今已經是超過3500人規模的國際大會了!
辦一次大會著實不易,瑣事一多就忙得近乎崩潰。但是每次開內部討論會的時候,大家擠在一起建言獻策,努力要把會議辦好辦大,那種勁頭就能帶來鼓舞。
誠然,藥物治療是一切疾病治療的基礎,這在心血管領域尤為明顯。然而心血管疾病屬于慢性病,很多患者需要長期甚至終生服藥,如何規范、合理和經濟地使用藥物,不光是患者最關心的問題,也對我們醫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TSC大會設計者在辦會之處就瞄準了藥物治療這個基本點,即是匠心獨具,也是一種“回歸”。
任何事物只有夯實根本,才能枝繁葉茂,難在不忘,貴在堅持。做事如此,做人亦如此。
經典回顧●點擊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