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亞洲人群,日本更新的高血壓指南更值得我們借鑒。
根據2016年日本數據,日本人群的高血壓患病率在不同性別和不同年齡中趨勢不盡相同:在40–74歲人群中男性患病率為60%,女性為41%;而在≥75歲人群中女性患病率更高為77%,男性患病率為74%。
在治療率方面,60-69歲人群中均超50%,70-79歲人群中超60%;藥物控制率方面因參考研究不同而稍有差異,但總體不超過60%。日本高血壓人群的一大特征為鈉鹽攝入過多:據統計日本的人均每日鈉鹽攝入量 9.9 g,而WHO 推薦每日鈉鹽攝入量小于 5 g。
由于電子血壓計的便捷性已經逐漸取代了原始的水銀血壓計,JSH 2019決定從2021年起禁止制造和進口水銀血壓計,以電子血壓計作為血壓測定的唯一方式。
同時,JSH 2019還詳述了診室血壓(OBPM)、家測血壓(HBPM)和動態血壓(ABPM)的方法和意義,認為HBPM和ABPM的臨床意義較OBPM更大。
另外在高血壓診斷上,JSH 2019引入了正常高值和血壓升高的概念,當OBP在120-129/<80 mmHg,HBPM115-124/<75 mmHg時為正常高值血壓;當OBP在130-139/80-89 mmHg,HBPM125-134/75-84 mmHg時為血壓升高。
但在高血壓的診斷和分期上JSH 2019并未調整,與2018歐洲高血壓指南保持一致。
表1:JSH 2019的高血壓診斷標準
JSH 2019在血壓管理方面與歐洲指南目標基本一致:建議75歲以下、共患糖尿病、冠脈疾病以及服用抗栓藥物人群將OBPM控制在<130/80 mmHg,HBPM控制在<125/75 mmHg。
而對于75歲以上以及雙側頸動脈狹窄或大腦主要血管閉塞的人群,考慮到血壓降幅大可能導致重要組織和器官供血不足的情況,建議OBPM<140/90 mmHg,HBPM<135/85 mmHg。
另外對于慢性腎臟病患者,JSH 2019建議根據是否共存蛋白尿確定不同的降壓目標。
表2:JSH 2019推薦的降壓目標
JSH 2019指南推薦除血壓正常個體外的所有人通過改變生活方式控制血壓,中低危患者改變生活方式3-6月后如無明顯改善應啟動藥物治療,高危患者應在改變生活方式的同時進行評估并考慮啟動藥物治療。
在藥物治療方面,JSH 2019建議使用一日一次的方案,建議對期待降壓幅值>20/10mmHg的患者考慮初始聯合治療方案。在治療過程中若患者耐受性差或降壓治療不理想應改用其他不同機制的藥物。
此外,JSH 2019強調了單片復方制劑(SPC)的重要性:SPC不僅可以簡化患者的服藥次數,更由于其固有的聯合治療特性可以抵消單藥治療的某些不良反應;相較于藥物連用,SPC的性價比更高,以上優勢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更有助于血壓的滿意管理。
值得關注的是,在眾多SPC配伍中,JSH 2019重點強調了CCB ARB的組合,這一推薦也可能更值得中國指南借鑒。
在難治性高血壓的治療方面,JSH 2019建議首先排除因血壓測量、假性高血壓、白大衣高血壓等原因,進一步排除因睡眠呼吸暫停、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的高血壓,直到找出高血壓的根本原因并對因治療。
對頑固性高血壓進行治療時需要增加藥物使用頻次,必要時增加聯合藥物種類或改變配伍。
JSH 2019的血壓控制目標更加嚴格,建議多數高血壓患者將血壓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盡管表達方式不同、具體建議不同,但日本指南與美國2018高血壓指南的理念相同,都體現出更加積極控壓的基本思想。
在藥物治療方面:利尿劑、CCB、ACEI和ARB為一線降壓藥物,優先考慮一種或多種聯合。SPC簡化了治療方案,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SPC的臨床應用對于需要長期進行血壓管理的高血壓患者至關重要。
JSH 2019在血壓測量方面細化講解了OBPM、HBPM和ABPM的具體方式:OBPM測量2次以上,測量間期至少1-2分鐘,且至少兩次不同場合,取血壓的平均值。也可以使用24小時ABPM;HBPM需7天(至少5天)清晨或晚間中監測血壓。
血壓控制包括生活方式的調整和降壓藥物治療兩方面。在藥物選擇方面需要注意的是:降壓藥物的靶器官保護作用主要取決于血壓降低幅度而非藥物種類。在選擇降壓藥物時,應結合患者具體情況、特別是是否存在優先選擇適應證或禁忌證。若不存在優先選擇適應證,應優選CCB、ARB/ACEI和利尿劑治療,并優先考慮每日一次的降壓藥。
在藥物治療方面,JSH 2019推薦聯合用藥,其效果顯著優于單藥加倍。在所有聯合方案中應首選 ARB CCB;對于高血壓伴房顫,日本指南和歐美指南意見相左:歐美指南一致推薦高血壓伴房顫優選 ARB。
但是 JSH 2019 認為在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中ARB 對于房顫的證據均不足,原因之一是 ARB 對于房顫的證據中幾乎沒有日本人群的數據。
另外,不少降壓達標率顯著提升的成功經驗顯示:增加SPC使用率是提高血壓達標率的主要途徑之一,應根據患者病情選擇SPC種類,推薦ARB/ACEI與鈣拮抗劑或利尿劑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