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白馬股跌得有點多,有不少投資者也是六神無主,小甜甜變牛夫人了么?人們常說買股票就是買上市公司的未來,因此,中小股東對董事會未來打算要格外重視,因為這不僅關系到公司有沒有可持續發展的后勁,更可以檢驗有沒有必要繼續做這家公司的股東。
上市公司的董事會報告大多有點巴菲特致股東的信的味道,錢花在了哪些“刀刃”上?核心“賽道”目前的競爭狀況如何?這些投資者最為關心的問題都能在這里找到答案。本期的《程要金私塾》將聚焦與此,來聊聊如何分析年報中的董事會報告。
董事會報告中必看的項目有哪些?
董事會報告是公司董事會向廣大投資者對公司經營、投資等情況所作的一個總體報告,頗像上市公司管理層的“自查報告”。從董事會報告中,投資者可以了解公司最新發展動態,并且對于其中出現的異常情況,如營業收入大幅上升或下跌,扣除非經常性收益后的歸屬于凈利潤同比出現大幅變動,都在會董事會報告中尋找原因和出處。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是自我評價與總結,更多的或是“報喜不報憂”。因此,投資者有必要對公司的董事會報告進行詳細的剖析。
上市公司年報中的董事會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公司經營情況。通過對這一部分的閱讀和分析,投資者應該了解:公司所處的行業以及公司在本行業中的地位;公司主營業務的范圍及其經營狀況;公司在經營中出現的問題與困難及解決方案。公司報告期利潤實現數若按利潤預測數低10%以上或較利潤預測數高20%以上,上市公司應詳細說明造成差異的原因。
(2)公司財務狀況。通過這一部分的閱讀和分析,投資者可分析分析公司財務狀況,包括報告期內總資產、長期負債、股東權益、主營業務利潤、凈利潤比上年增減變動的主要原因,并了解公司對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有解釋性說明、保留意見、拒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所涉及事項的說明。投資者應當結合年報的財務報告部分,對公司的財務狀況作一個大致的了解。特別是,如果注冊會計師對涉及報表的項目出具了非標準審計報告,投資者在分析時可將其反映的金額從報表中扣除,以反映出該公司相對較為公允的財務狀況。例如,該公司當年的凈利潤為1千萬。但在注冊會計師出具的非標準審計報告中顯示,該公司的壞帳準備未計提反映價值4千萬的無法收回的巨額應收帳款,從而少記錄反映4千萬的管理費用。因此,投資者在考慮該公司的凈利潤時,就應將該4千萬費用包含進去。這樣,該公司當年應為虧損3千萬。
(3)公司投資情況。通過這一部分的閱讀和分析,投資者可了解報告期內公司投資額比上年的增減變動及增減幅度,被投資的公司名稱,主要經營活動、占被投資公司權益的比例等。
(4)公司生產經營環境與政策環境的變化情況。如果生產經營環境以及宏觀政策、法規發生了重大變化,已經、正在或將要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重要影響,上市公司應明確說明。
(5)新年度的業務發展計劃,其中包括新建及在建項目的預期進度。投資者應當注意的是,公司業務規劃是否切合實際,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能夠產生預期的效益。
(6)董事會日常工作情況。包括:報告期內董事會會議的召開時間,重要決議及其刊登的信息披露報紙及披露日期;報告期內公司利潤分配方案、公積金轉增股本方案執行情況。報告期內配股、增發新股等方案的實施情況。
(7)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情況。包括現任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姓名、性別、年齡、任期起止日期、年初和年末持股數量、年度內股份增減一及增減變動的原因、年度報酬總額。
(8)本次利潤分配預案或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上市公司的分紅是投資者股票投資的重要收益來源,如果公司不準備分紅,投資者應該了解公司不分紅的理由是否充分。中國證監會規定,在審議通過年度報告的董事會會議上,董事會應對本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和預計公司下一年度利潤分配政策等事項作出決議并公告。按此規定,公司下一年利潤分配政策已明明白白擺在投資者面前,投資者可以根據預分方案提前決定購進或拋出股票。若兩家公司的股本、業績等各方面條件均相似,則分配政策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投資者拋出或購進的決心。不言而喻,分紅派現高、增送股比例大的預案必將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總之,如果上市公司董事會的“述職報告”字里行間不能使你滿意,你完全可以采取我是股東我怕誰、惹不起還躲不起的舉動。
今年以來A股大小盤市場風格瞬息萬變,是堅守白馬還是擁抱中小創呢?對于投資者來說,應該跳出大小盤風格之爭,在變化多端的市場里,我們要抓住不變的東西,風物長宜放眼量,抓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具體可以戳一戳文中視頻,輕松搞定董事會報告背后的那些套路。
每周五下午,歡迎鎖定華創證券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直接查看視頻,或是打開騰訊自選股APP,發現頁卡-直播廣場,10分鐘“教你讀懂吃透董事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