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中前行 奮斗中進步
----2010-2011年新集中學校長述職報告
2010年,是新集中學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年,是可圈可點的一年,是奮力崛起的一年。這一年,作為評價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數——二本入段人數達到63人,二本入段率達22%,居唐山市同級學校第二名,創歷史新高;這一年是新集中學深化改革大膽創新的一年,學校制定并實施了教育四大工程,扎實推進,創新改革邁出了可喜的一步;這一年,學校的校風、學風、教風有明顯的進步,領導抓管理,教師樂教學,學生勤學習,打造了新中人積極向上的良好精神風貌;這一年,也是新集中學在逆境中不畏困難,執著追求而頑強拼搏的一年,生源少、質量差、經濟困難是制約學校發展的因素,更是新中人在困境中求生存、謀發展的動力和源泉;這一年,還是新集中學借助遷西教育大討論和創先爭優活動積極打造學習型校園的一年。以上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縣委縣政府教育局的大力支持,離不開所有新中人辛勤的耕耘和艱苦的努力。現將一年的工作向領導和大家進行匯報,希望批評指正。
一、積極有序開展教育思想大討論活動,更新觀念,推動學校各項工作積極發展。
按遷西縣委、縣政府、教育局要求,新集中學從2010年3月下旬開始,在全校廣泛深入地開展了“解放思想、整頓作風、強力推進教育改革”大討論活動。對于此項活動,我校嚴格執行上級文件,扎實做好每一環節。
1. 學校召開了全校干部職工動員大會,宣讀了上級文件,制定了本校大討論活動方案,組織了學校全體干部職工學習縣委王東印書記的重要講話、大討論活動學習資料匯編和《關于赴蘇贛名校考察情況的匯報》,深入領會了大討論精神實質。
2. 學校集中組織了全體干部職工學習洋思中學校長秦培元、臨川一中校長饒祥明等全國知名專家學者的專題報告,收看《班主任的一天》專題紀錄片,兩次收看中國啟智訓練第一人李強的《為自己工作》講座。
3. 邀請教育局局長劉汛濤、副局長董殿奇三次來校指導大討論活動;校長親自利用多媒體做了三次大討論活動專題講座,使教師牢固地樹立了愛崗敬業意識。
4. 學校對大討論情況制作了兩期櫥窗展覽,在師生中廣泛宣傳,營造氛圍。對在校園中涌現的好人好事,愛崗敬業、勤奮學習的典型,學校以三期信息簡報的形式予以報道表揚。
5. 學校建立了解放思想大討論網站和博客,使全體職工有了共同學習交流的平臺;全體干部職工都按要求完成了兩萬字的學習筆記,寫了心得體會,學校黨支部組織評出了一、二、三等獎,發放了獎品,舉辦了學習成果展。校長的三篇心得體會文章被大討論信息文件錄用,學校的五篇信息在教育局大討論信息中被錄用。
6. 學校按教育局安排,先后委派副校長王林,后備干部高國柱赴江西臨川一中、趙飛赴遷安四小考察學習一個月,學習名校的辦學經驗。
這次大討論活動體現了新集中學良好的精神風貌,收到了良好效果。
1.確立了“不讓一名學優生落榜,不讓一名學困生落伍”的全新辦學理念,確定了“讓社會滿意,讓家長滿意”、“每天進步一點點,你一定會變得很優秀”的辦學思路。
2.確定了學校改革方案,明確并制定了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四大教育工程實施方案,制定了領導包年級、包班、包教師,教師包學生的管理方案。
3. 干部、教師、學生的精神狀態空前高漲,干部勤于管理,教師樂于教學、學生勤奮上進的局面初步形成。
4. 教師教學水平明顯提高,高考創歷史最高水平,期末考試有19位教師獲政府嘉獎。
5. 校風、學風得到明顯好轉,在教育局組織的常規工作檢查驗收中多項工作受到較高評價;考風考紀工作,高考會考報名工作受到市領導的表揚;語言文字工作,新課改工作,音體美、物理、化學、生物實驗的學業水平測試的組織工作,都得了檢查組領導最好的評價,組織工作做的是全縣最好的。學校的衛生工作,兩操及出勤情況極大改善,細節管理得到很好體現。
二、務實創新,深化改革,推進新集中學全面穩健發展。
我校借遷西大討論活動和創先爭優活動的東風,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確立了“文化強校、特色興校,打造名校”的辦學方針。針對我校生源少、質量差的狀況,學校在分析研究之后,提出了2010年工作的關鍵詞“改變”,制定并實施了走出困境、提升辦學目標的教育四大工程,即非智力因素培養工程、大語文教學工程、名師培養工程、三年備考工程。
(一)非智力因素培養工程。
我校現在學生高一入學時中考分數大部分在200——350分之間,350分以上的學生居少數,最高分是470分,我們認為這些差生主要差在非智力因素上,對他們教育培養重點應放在非智力因素上,所以我們確立了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點是非智力因素培養,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成立了非智力因素培養領導小組和課題研究小組,制定了非智力因素培養的實施方案。每周定期召開班主任會議,對班主任進行培訓,布置非智力因素培養的任務,明確具體做法,每月進行交流。
2.確立了一三班、二三班兩個試驗班;成立了勵志班,將每班的后3名學生由學校統一管理,安排了班主任和教師,有針對性有重點地對他們進行非智力因素教育,并定期召開會議進行研討。
3.購買了非智力因素培養的書籍,讓教師認真學習,要求每位教師寫了3篇相關的文章,使教師對非智力因素培養有了清晰的認識,并引起高度的重視。
4.把非智力因素培養重點放在了成功教育和習慣養成教育上。強調教師的示范作用,要求教師以賞識的眼光看待學生,向學生發出了“每月每科提高一分提升自己成績,每人每日一個善行砥礪自己品行”的提升目標。為此,舉行了10場專題講座,對學生進行非智力因素教育。通過此項活動,師生的自信心、目標理想、自控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提高,學生的日常行為得到了規范。
4.期中考試之后,在有50名學生家長代表到場的教育活動中,校長作了“挑戰自我,追求成功”的專題演講,局長劉汛濤親自參加并發表了即興演講,唐山一中副校長丁嵐對師生做了非智力因素教育的講座。這次活動對師生有較大的振動,影響深遠。
5.11月份舉行了全體師生參加的以“關愛學困生”為主題的教師講演賽,以及以“勵志”為主題的學生講演賽。
6.加強環境熏陶和進行活動培養。學校通過櫥窗、板報、條幅、吊掛、廣播、唱勵志歌曲等多種形式,營造非智力因素培養氛圍。學校注重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活動中加強學習、鍛煉才能,體驗成功的快樂,本年度學校組織了各種活動達30多項。
7.獎勵激勵。為體現成功教育,學校對于學生的點滴進步,都要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給予表揚和獎勵。期末考試重點獎勵進步獎,根據學生成績以及進步幅度,把獎勵分成1-9顆星,學生獲獎人數占總數的一半以上。本年度,學校光購買日記本、獎狀之類的獎品就花費了1萬余元,創歷史之最。
8.無條件接收外校開除學生,體現我校對問題學生不拋棄不放棄的決心。本年度共接受40名外校轉學生,通過教育,讓他們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這些學生在我校無明顯違紀現象,就是我校非智力因素培養成果的具體體現。
9. 家校聯合,共同管理,共同培養。差生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外在因素,就是沒有好的家庭教育。我校除要求班主任定期與家長聯系溝通外,本學期還在高一年級分班級召開了家長座談會,對家長進行培訓,讓家長明白學校的辦學理念和管理制度,家庭聯合教育是很好的育人途徑。
(二)大語文教學活動。
為提高我校的各學科教學成績,年初我校大膽提出了一個新思路,即讓一部分學科先強起來,以引領其它學科積極健康的發展。經討論研究,我校確定了語文學科優先發展起來的思路。利用一年的時間,在語文學科教學上進行了大膽改革創新。
1.課堂創新。我校要求語文教師抓住新課改時機,嚴格落實新課改教學思路,集體備課,探求課堂模式,大膽在課堂教學上進行創新,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活起來,動起來,學起來。經過一年的努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年終優質課大賽中,李雪蓮、張博文老師獲得了一等獎,深受師生好評。
2.興趣培養。學好語文離不開生活,離不開背誦,離不開閱讀,離不開積累。為培養全體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學校舉行了五次背誦大賽、兩次朗誦大賽、兩次書法比賽、講演比賽、籌辦了心之聲廣播站,師生共同編輯出版了三期《晨曦》校刊,舉辦了兩次語文知識能力大賽,培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水平。
3.課題研究。為切實開展大語文活動,提升教師的教學理論水平,提高教學實踐能力,學校成立了語文教學與課題研究小組,定期舉行活動,進行研討,并申報了省課題方案。
(三)名師工程。
學校為了加強教師的培養,使其更加適應新的教育環境,確立并實施了名師工程。
1.改革評價、激勵制度,使教師務實上進。
教師的學風、教風,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堅決擯棄華而不實、嘩眾取寵的工作作風,要求教師穩扎穩打,務求實效。為此,學校改革對教師的評價制度,并相應的調整評優政策。從結果性評價向注重過程評價轉變,促使教師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在活動之中鍛煉自己,成就自己。
與此同時,學校把對教師的期末集中獎勵,調整為根據月考、期中、期末班級實際情況,采用有效分形式進行評價獎勵,使教師的獎勵更加科學、合理、有針對性,真正起到激勵的作用。
2.實行新老教師一幫一結對子,以老帶新,加強青年教師培養;以新促老,推動教師隊伍健康成長。和唐山一中開展了一系列的手拉手活動,通過拜師、互聽課、觀摩課等多種形式努力打造了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
3.加強師德教育,打造一支學習型和研究型、專家型的教師隊伍。教師是學校最寶貴的財富。加強教師培訓,進行師德教育,教師德藝雙馨是學校的教師工作目標。為此,學校舉行了多種形式的師德教育活動,使教師參與進來、融入其中,自我培養,自我教育,在活動中加強能力,鍛煉才能。
學校鼓勵教師參加學歷進修、到外地聽課;鼓勵教師購書、讀書,寫學習筆記;要求教師每天學習業務,鉆研教法,寫教學案例;要求教師建立自己的博客,進行網絡備課。在學科組內采取共同探討、集體備課的教研措施,實行了教學案一體化的教學改革,學校專門召開了相關會議,提出了具體要求和實施標準。
4. 三八婦女節表彰。女教師在我校占據了半邊天下,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學校在三八婦女節對女教師進行了表彰,校長作了總結發言,表揚了女教師中先進的典型,為她們發放了獎品,鼓勵女教師為新集中學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四)三年備考工程。
學生基礎差、底子薄不是高考失敗的理由,也不是決定高考成敗的唯一因素。為此,我校確立了高一決定高考的教學理念。提出了“高一勤奮考一本,高二勤奮考二本,高三勤奮考三本”的口號,提出了“不比基礎比進步,不看名次看分數”的口號,提出了低起點、勤邁步的教學思路。單科成績消滅30分,總分不低于300分作為目標起點。學校成立了三年備考課題研究小組,確立了三年備考方案,明確了學校的教學目標,使每位教師站在了高考的高度進行總體謀劃,具體實施,把高中三年看成學習的一根鏈條,環環相扣,使教學工作穩步有序的進行。
四大教育工程就是2010年學校整體工作的一條線,貫穿了教育教學工作,它必將推動我校又好又快的向前發展。
三、以人為本,實行人文關懷,構建和諧校園。
以人為本,構建和諧校園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環節。一所學校,只有和諧才能創新,才能培養出符合未來社會所需求的人才。
1.人的和諧是校園的根本。
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依靠師生,一切為了師生,學校領導班子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師生的根本利益作為全校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調動了全體干部職工的積極性。
一年來,我校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走進課堂、深入教研組,和師生談心,了解師生需求,幫助師生解決困難。教師的紅白喜事等大事,領導必須到場,很好地處理了干群關系。在評優評先等熱點問題上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讓師生心服口服。正是人際關系的和諧,我校多年來從未出現過信訪、人訪等上訪事件,沒有給上級領導添麻煩。
在學校經濟非常困難的情況下,校領導積極想辦法籌捐資金,及時退還了退房教師的集資款;按上級政策給臨時工上了養老保險;給退休老干部過老人節,征訂《老人世界》雜志并及時送到家中。按時給教師發放各種補貼,想辦法發放高考獎,保障教師的各種福利待遇,讓全體教職工體會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
在收費問題上,依據政策、堅持標準,絕不觸動收費高壓線。學生的困難補助公開透明,杜絕關系戶,及時足額發放到特困學生家長手中。
開源節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學校加強了財務管理,杜絕了財務流失,降低了辦公損耗。同時,學校賣掉了校車,極大程度減少了各種招待費用,撤掉了定點招待飯店,還清了所有飯費。
2. 安全是和諧校園的的保證。
2010年校園安全受到了極大挑戰,頻發的校園事故帶來的不穩定因素成為社會熱點問題,這給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敲響了警鐘。
一年來,我校把交通安全、飲食安全、消防安全、人身財產安全等安全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加強了領導在平時、周末、節假日值班等期間的安全工作;定期對教師進行安全教育,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強了師生安全意識,提高了安全防范能力;請法制副校長給師生上法制課;安排專門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利用櫥窗、板報等安全教育專欄、專版宣傳衛生防疫及傳染病預防知識;堅持衛生標準,保障飲水、糧食、食鹽、食用油的質量;對小賣部、食堂經常檢查,杜絕把三無食品、過期食品賣給師生;定期對教室、宿舍、食堂、體育設施、學生活動場所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留隱患。
一年來,我校沒有發生任何安全事故,創造了良好的安全環境,保障了師生安全權益。
3. 辦學條件的改善是和諧校園的基礎。
良好的辦公條件是構建和諧校園不可或缺的元素。
2010年,我校申請資金30萬元,更換了教室、宿舍門窗,改造、修理了暖氣管道,使師生今冬取暖得到了保障;申請資金26萬元,安裝了兩個通用技術教室;獲得教育局扶持,花費2.1萬元擬安裝電腦三十臺,供教師備課;給教務處新添置了電腦、打印機、掃描儀;花費1萬余元為音體美教學添置新器材;花費1萬元為圖書館增置了新書;通過與唐山一中、縣教育局聯系爭得桌凳200套;花3萬余元用于校園文化建設。通過以上措施,極大地改善了我校的辦學條件,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和諧凝聚人心,和諧團結力量,和諧發展事業,以人為本,構建和諧校園將是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永恒主題。
四、學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工作基本思路。
工作中的不足之處:
(一)對于制約學校發展的關鍵癥結,雖然采取了多種有效措施,但還沒有進行更深層次探討和更加深入地改革。
(二)教師業務素質仍有提升空間,學生精神面貌的改善尚停留在起始階段,領導干部、教師、學生三者缺乏有效聯合。
(三)面對學生現狀,在教師中還存在著悲觀失望的情緒,信心不足。
今后學校應明確的基本思路:
(一)進一步明確教師是我校最寶貴的財富的管理意識,建立對教師公平公正的評價機制,實現最大限度的激發教師內在潛能,實現學校整體工作的有效提升。
(二)進一步加強和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管理水平,要更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交流與研究活動,切實提高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教學水平。
(三)探索以學習小組為管理單位的班級管理體制,把學習小組作為適合我校目前形勢的全新管理辦法。建立針對學生學習與品行操守以及生活、思想的各個方面的管理制度,并以此為基礎建立起分年級的由校級領導、主任、年級教師代表組成的立體管理方式,確立具體實施環節和步驟,切實有效實現我校的健康穩定發展。
2010年已成為過去,2011年迎面趕來,我們任重而道遠,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面對困境,我們只有迎難而上,在困境中謀求發展,才能實現新集中學的浴火重生。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愿意用我的友善去感召每一位教師,用我的執著去鞭策每一位學子,用我的信心去推進學校的每一項工作;我也期盼著上級領導給我校的發展提供寶貴的意見,希望每一位教職工為學校的發展提供合理的建議,并為學校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全部聰明才智,我們有理由相信美好的未來一定會屬于我們。讓我們堅定信心,和衷共濟,為新集中學的美好明天戮力前行!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