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說,“幸福,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游戲?!?/p>
我們一生當中,可能會遇到無數人,可是經歷風吹雨打陪你走到最后,在你生命中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的,只有父母、愛人、孩子而已。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讓你給他們在今后的人生中排一個順序,那會是什么樣的?
孩子排第一的家庭
婚姻會走向失衡
有這樣一家三口。原本他們都生活在北京,但孩子到了上小學的年紀,因為沒有北京戶口,考慮到孩子將來高考的問題,媽媽和孩子搬到了天津上學,爸爸一個人留在北京打拼。
有人問這位媽媽:這樣的兩地分居要什么時候才能結束?
她無奈地說:恐怕要等到孩子高考完吧!
從小學到高考完,為了孩子,兩夫妻決定分居12年,想想都覺得恐怖!
旁人聽了直搖頭:你們這樣,夫妻感情豈不是越來越差?
媽媽嘆氣:那能怎么辦,還不是為了孩子!
其實,在中國為了孩子而犧牲彼此的父母還有很多。
心理學家說:在我國很多家庭里,親子關系是凌駕于夫妻關系之上的。
很多孩子一出生就成為了家里的絕對焦點,兩人對孩子傾注的感情遠遠超過了夫妻之間的感情。
甚至有不少喪偶式婚姻,爸爸做甩手掌柜,只剩下媽媽與孩子相依為命,媽媽只能把全部的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時間長了,妻子對丈夫越發不滿意,對孩子的期望也越來越高,這個家里,誰過得也不幸福。
關于如何平衡伴侶與孩子的位置,霍思燕一家做的就很好。
在霍思燕生下了嗯哼以后,夫妻倆的關系不僅沒有生疏,反而越來越甜,經常當著嗯哼的面大秀恩愛。
杜江每次回家都會先擁抱妻子,再去擁抱嗯哼;嗯哼惹媽媽不高興了,他也會先站在媽媽那邊批評他。
在這樣的環境下嗯哼逐漸長成了一個小暖男,因為在這樣有愛的家庭氛圍下,他覺得現世溫暖,人間可愛。
這大概就是所有人眼中最健康的家庭關系:夫妻關系大于親子關系。爸爸和媽媽相愛,爸爸媽媽一起愛孩子,爸爸負責孩子的規則和邊界,媽媽給予溫柔的母愛。
這樣的家庭,每個人都被滋養著,每個人都會深感幸福。
父母意見甚于伴侶的家庭
婚姻會走向衰敗
在剛完結不久的熱播劇《知否知否》中,最令網友遺憾的當屬明蘭和齊衡這一對。
從小到大,齊衡都對父母言聽計從,父母決定的事從來不反對,不計較。
齊衡喜歡明蘭,可母親瞧不上明蘭的身世,于是讓齊衡認明蘭做了妹妹,斷了齊衡的念想。
可齊衡呢,面對母親的決定,他只有認慫的份,畢竟在他的心里,和父母、家族相比,他愛的那個人算不得什么。
在一段感情中,如果一方凡事都要站在父母那一邊,那這段感情注定不會長久。
曾經看過這樣一則新聞:
哈爾濱的一對小夫妻陽陽和小軍,婚后去歐洲度蜜月。他們都是90后獨生子女,自理能力較差。婆婆不放心他們的蜜月行,一定要跟著一同前往。
可是出國之后,問題就出現了,陽陽喜歡包包、衣服,總忍不住買買買,可每次婆婆看到都要發脾氣,指責她敗家,但其實婆婆買的東西也不少。
而丈夫小軍,每次都是站在母親那邊,整個旅程三人都是爭吵不斷。蜜月沒度完,陽陽就提前結束了旅行,回國后沒多久就跟小軍離婚了。
真正的父母之愛,是一場適時得體的退出。
我們與父母最佳的人際關系,不應是一生相互捆綁,而是像一道橋,有各自的視角,又彼此相連:
我愛你,但是正因為我愛你,所以才希望你能擁有屬于你自己的人生。
一位作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漸行漸遠…
對于父母來說,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給你真自由,你的人生你做主。
對于孩子來說,父母把自己的生活過得精彩,有自己愉快獨立的人生,才是真的讓我們安心。
美滿而幸福的家庭
往往伴侶排在前面
博主papi醬在參加綜藝《我家那閨女》時,聊起關于人生排序的話題。她說,人生最重要的排序,除了自己之外,應該是伴侶,孩子,父母。
她解釋道:伴侶是陪伴你走完一生的那個人,而父母和孩子,只能陪你度過人生的一個階段。
一個幸福且穩定的家庭,大多都是夫妻關系排第一位,親子關系第二位,與父母的關系第三位。
曾經有位教授上過一堂令人難忘的課:
這位教授請一位女士在黑板上寫出心目中重要的人的名字,然后依次從生命中劃去,直到最后一個,那個名字就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女士逐一劃去人名,最后,黑板上只剩下了三個人,她的父母、丈夫和孩子。
教授示意她再劃去一個名字。女士遲疑著,艱難的劃掉了父母的名字。
教授平靜的要求她再劃掉一個。女士顯得非常痛苦,再三猶豫,用顫抖的雙手緩慢而堅決地劃掉了兒子的名字。
緊接著,她忍不住捂住臉,號啕大哭起來。教授等她平靜下來,詢問她這么選擇的原因。
女士哽咽著說道:父母養育我的恩情我無以回報,可他們終有一天會先我而去;兒子對我很重要,我愿用一生去愛他,但我知道待他長大,他會像小鷹一樣飛出我的懷抱,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唯有老公,雖然與他有風有雨,但他終究是我要相伴一生,執子之手白頭偕老的那個人!”
也許,你的一生中曾出現很多重要的人,可是,從你和你的伴侶在婚禮上互換婚戒,決定攜手一生那刻起,就理應把對方當做余生最重要的人,沒有之一。
心理學研究表明,夫妻關系,是一個家庭關系的核心。這重關系處理好了,婚姻中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再看身邊那些婚姻出現問題的家庭,往往是家庭排序錯了位,把父母、或者孩子放在了伴侶前面。
很多夫妻有了孩子以后,感情就慢慢變得淡了,以前可以頻繁親吻、擁抱的夫妻,現在變得忘了怎么親密,連牽手都覺得別扭。
關于這點,黃磊做的就很好,他始終把夫妻感情放在第1位。他說:我反對夫妻變成親人,父母、子女才是親人,但老婆永遠都是情人,一生都應該是情侶才對。
當夫妻恩愛了,孩子的內心才會更有安全感,因為他知道,他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父母也是樂得清閑,這樣的婚姻自然就會百毒不侵。
每個人的家庭背景、人生經歷不同,對于幸福的詮釋也不同,每個人在不同的年紀,不同的人生階段,有著不同的排序方式。
在那些還未結婚的年輕人心里,父母就是天:排序往往是,父母,伴侶,孩子。
而那些結婚生子的人心里,孩子的地位舉足輕重,排序往往是:孩子、伴侶、父母。
不管怎么選,希望每個人能多看看身邊那個人,因為父母、孩子都是無法選擇的。只有那個枕邊人,是你親手選出來,并且海誓山盟要對之負責一生的人。
51萬年歷小編
孩子、父母、配偶,哪個最重要?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