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 戴天驕 徐鳴慧 蔡黃浩
無需身份查驗,游離于監管之外,外賣平臺儼然成了未成年人獲取香煙的“最佳選擇”……日前,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走訪發現,個別入駐外賣平臺的商鋪利用“暗號”售煙,將不同品牌的香煙改名“紅雙”、“前門”等,只要點擊下單,即可快速購得香煙。
點擊“閱讀原文”
或戳→_→這里可看暗訪視頻
記者打開一外賣平臺,輸入“超市”、“雜貨鋪”等關鍵字,輕易找到了頂風售賣的商鋪。在一家店鋪中,記者看到代購一欄中,名為“雙爆”、“紅門”、“京”的商品,實際正暗自對應各色品牌香煙。
這些和煙有關的術語你明白幾個?手機截圖
通過梳理記者發現這家商鋪售賣的香煙品類總計8個,點擊購買后,訂單隨即通過外賣平臺分發,騎手在15分鐘后即撥通了記者電話,詢問軟硬品類、價格備選等,服務頗為周到。然而,從始至終,平臺與騎手沒有要求核驗記者年齡。
記者撥通了外賣平臺一家售賣香煙的商家電話,對方毫不避諱承認售賣香煙的行為,并稱生意頗好。提及監管,該工作人員在電話那頭笑了笑,稱這樣賣沒人管。而事實上,這種售賣涉嫌違規。
外賣平臺出售香煙涉嫌違規。網絡圖
根據《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煙草作為特殊商品,必須持有煙草專賣許可證才能進行生產、批發與零售業務。
同時,《煙草專賣許可證管理辦法》也規定,取得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應當具備的條件之一是“有固定的經營場所”,而網絡銷售不滿足這一條件,無法申領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
除了通過商鋪,網絡平臺首頁的“跑腿代買”功能也同樣能輕易買到煙。在代買服務中,香煙選項赫然高掛,購買者資質完全無需任何審核,購煙方式比起搜索商鋪更為迅速。
記者分別在三臺手機上,選擇百度、美團、餓了么的“跑腿買煙”服務。僅三分鐘后,系統顯示外賣騎手已接單,隨即會有人致電記者詢問下單香煙的品類及價格。
餓了么平臺上的跑腿服務清晰標明可以代買香煙。視頻截圖 下同
百度外賣APP顯示有外賣員接單買煙。
半小時后,來自三大外賣平臺的小哥紛紛把香煙送到了記者手上。
餓了么配送員將煙送到記者手中。
令人深思的是,在百度、美團、餓了么平臺上,代買香煙標注著“未成年人禁止購買”的字樣。
美團APP上的“代買香煙”業務頁面。
餓了嗎APP上的“代買香煙”業務頁面。
但如何監管、何人監管的最后一道崗能否守住?在平臺看似嚴厲的考核機制下,都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截至今天上午發稿時:
美團與餓了么方面均強調,不允許超市銷售香煙,更不允許向未成年人銷售香煙。平臺合規部門對明確使用煙草品牌名稱的關鍵字會做發布前的攔截,對于被排查發現違規售賣煙草的商戶,嚴重者將下線處理,并同步煙草監管部門線下取締;
百度方面則始終未予回應。
但對于外賣平臺的“代買香煙”環節,如何落實對購買者資質的監管,防范未成年購煙,三大平臺并未正面回應。
法律界人士直言,呼吁主管部門介入,強化監管底線,堅決杜絕未成年人購買香煙。
法律專家、同濟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劉春彥表示,外賣平臺的行為涉嫌違反了煙草專賣法及實施條例,治理這一現象,需要有關部門對企業行為加強監管,樹立底線意識。
上海申倫律師事務所馬文斌律師也持相同觀點,一方面出售煙草需要專門的許可證,另一方面外賣平臺以各種主觀或非主觀的行為游走“灰色地帶”,售買售賣行為存在大量不確定性,亟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