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種電子產品的發展,人們平時看電腦、手機屏幕的時間也越來越長,眨眼次數減少,造成眼淚分泌相應減少,閃爍的熒屏也強烈刺激著眼睛,可能好多人都會覺得眼睛疲勞,視力下降,這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疾病。
眼疲勞不僅會引起眼干、眼澀、眼酸脹、視物模糊,加重各種眼病,還會導致頸、肩等部位出現疼痛,直接影響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眼睛是心靈之窗,我們需要好好呵護它,常按壓穴位,做做眼保健操防眼病。
容易引起疲勞的原因
①眼睛屈光異常
當患有遠視、近視、散光、花眼時,看遠看近時眼睛都需要動用很大的調節力,容易使眼睛過分勞累。
②眼睛過度集合
近視眼未得到矯正時,由于閱讀距離太近而引起過度集合,過度集合又可伴隨過度調節,使近視程度增加,閱讀距離更近。如此惡性循環,以致產生眼疲勞。
③不斷變換焦點
散光癥狀下,成像無法在一個點上的時候就需要使用眼內睫狀肌的調節作用,來不斷地變換焦點。長期過度調節,睫狀肌的疲憊會導致相應的神經疼痛,引起眼疲勞。
④眼睛疾病
角膜云翳、晶狀體混濁以及其他眼疾引起的視物不清,也易引起眼疲勞。
⑤眼發育異常
兩眼瞳距較大、兩眼集合困難等情況也容易產生眼疲勞。
⑥體質及生活因素
缺乏鍛煉、營養不良、長期失眠、生活沒有規律、煙酒過度、不注意用眼衛生等,均易發生眼疲勞。
⑦年齡因素
40歲以上的人,眼睛開始老化,但又未及時配老花鏡,容易發生眼疲勞。
⑧環境因素
工作或學習場所照明不足,讀寫的字跡或工作物過小、目標與背景差別不明鮮明、讀寫工作時間長、詩距不固定(在車船上讀寫和工作)等,都會造成眼睛緊張和過多使用調節力。眼睛超負荷地工作,不僅容易發生眼疲勞,而且還會引起近視和其他眼部疾病。
⑨全身因素
神經衰弱、身體疲勞、癔病或更年期的婦女眼睛容易疲勞。
眼疲勞的典型癥狀
眼干、眼澀、眼酸脹,視物模糊甚至視力下降。
緩解眼疲勞的穴位按摩法
【準確取穴】
睛明穴:位于眼部內側,內眼角稍上方凹陷處,即目內眥旁0.1寸處。
京骨穴:在足外側,第五跖骨粗隆下緣赤白肉際處。
【按壓方法】
(1)睛明穴指按、指擦法
睛明穴指按法:坐姿,用兩手食指按住穴位,上半身稍向前傾,低頭。呼氣并數一、二,漸漸用力,數三時強按穴位,吸氣并數四、五、六,身體放松。并恢復原坐姿。
指擦法:兩手食指從穴位至額頭上方,呼氣并慢慢擦揉穴位。
指按法一次,指擦法一次,即一回。左右各做3~6回。
(2)京骨穴指按、指擦法
京骨穴指按法:坐姿,右腳搭在椅子上,右手中指與食指重疊,按住穴位。呼氣并數一、二,漸漸用力,數三時強按穴位,吸氣并數四、五、六,全身放松。
指擦法:坐姿,右手中指與食指重疊,在穴位上下5厘米處,由腳跟向腳趾方向,呼氣并慢慢擦揉。
指按法一次,指擦法一次,即一回。左右各做3~6回。
以上兩穴為主要按壓點,按揉后可照此法按壓四白穴:于瞳孔下1寸,持續按揉,酸脹為宜;太陽穴:于眉梢與目外眥連線中點向后1寸凹陷處,經常按揉,可提神醒腦、抵抗疲勞;風池穴:于后腦勺下方頸窩兩側,由頸窩往外約兩個拇指的凹陷處,按揉時手指不需移動,按揉面不宜過大。攢竹穴:于眉頭凹陷中,額切際處,用大拇指和食指以畫圈的方式按壓此穴位,可令疲勞的雙眼立刻得到放松。
【穴位原理】
睛明穴是足太陽膀胱經之首穴,同時也是治療眼部疾病的常用穴位之一,主治眼睛疲勞、目赤腫痛、視物不明,目眩、近視、迎風流淚、結膜炎、瞼緣炎等。只要簡單按摩一兩分鐘,就可以明顯緩解眼部疲勞。但是睛明穴距眼球太近,按壓式一定要注意手指的清潔,以免細菌感染眼睛。
京骨穴具有清熱止痙、明目舒筋的作用。作為膀胱經原穴,本穴物質為天部的寒涼水氣,氣血場范圍大,最能體現膀胱經的氣血之性,為膀胱經寒濕水氣的輸出之源。可生發氣血、清熱明目,使眼睛得以濡潤,故按壓京骨穴可緩解眼疲勞。
緩解眼疲勞的其他方法
(1)眨眼法
一般而言,每天特意眨眼300次比較合適,不僅有助于促進淚液分泌,緩解干燥酸澀的癥狀,而且可以清潔眼睛,并給眼睛小小的按摩,從而緩解眼睛疲勞。另外,經常以熱水、熱毛巾或蒸汽等熏浴雙眼,也可促進眼部的血液循環,減少眼睛得疲勞感。
(2)指壓眼球法
閉著眼睛,用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端輕輕按壓眼球,也可旋轉輕柔。不可持續太久或用力揉壓,20秒鐘左右即可。
(3)按壓額頭法
雙手的各三個指頭從額頭中央,向左右太陽穴的方向轉動搓揉,再用力按壓太陽穴,可用指尖施力。如此眼底部會有舒適的感覺。重復做3~5次。
(4)按壓眉間法
拇指腹部貼在眉頭根部下方凹處,輕輕按壓或轉動。重復做3次。眼睛看遠處,眼球朝右、上、左、下的方向轉動,頭不可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