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常見病,也是一種系統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細結構破壞,表現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險性大為增加。那么,應該如何治療呢?這便為了大家所關注的焦點。
補鈣≠治療骨質疏松
人體中的鈣有99%存在骨骼和牙齒里,鈣是決定骨骼健康的關鍵元素;而維生素D3能增強將鈣質主動運送到細胞的能力,從而減少補鈣過程中的“鈣浪費”,有效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因此鈣質和維生素D3同補能達到更好的補鈣效果。
大家普遍認為,從日常飲食中就能獲取到足量的鈣質,但事實并非如此。目前我國城市居民平均每日鈣攝入量只有400毫克左右,與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800毫克至1000毫克的日推薦攝入量相差甚遠,缺口高達600毫克。
老百姓還有一種錯誤認識——補鈣就能治骨質疏松。其實,補鈣只是基礎治療,能不能吸收是另一回事。首先要明確病因,對于原發的骨質疏松,除了補鈣和維生素D,還要服用抑制骨破壞的藥物,并且要長期堅持服用至少3年。
“均衡膳食外,正確補充鈣制劑彌補鈣缺口,鈣含量在600毫克左右的、添加了維生素D3的鈣制劑就是比較合適的選擇。除了攝入足量的鈣和維生素D3之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適量運動,多曬太陽,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都是預防骨質疏松及骨質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溫馨提醒:我們應從兒童、青少年做起。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多食用富含鈣的食物如牛奶、豆腐、蝦、魚類、雞蛋等;堅持科學體育鍛煉,多接受日光浴。婦女絕經后,骨量丟失會加速。這部分人群要戒煙戒酒,少喝濃茶及碳酸飲料,少吃糖及鹽,動物蛋白的攝入量也不宜過多,同時每年進行骨密度檢查,及早制定防治對策。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健康工具大全”(微信號:med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