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這首李白的《將進酒》一直以來在文學史上享有極高的地位,豪情逸興,詩酒人生,令人嘆為觀止!酒是個好東西啊,悲時借酒澆愁,歡時飲酒助興,不過這痛風時。。。可就痛上加痛了!
痛風,是一個可逆性的尿酸鹽晶體異常沉積性疾病。嘌呤代謝長期紊亂可導致高尿酸血癥。并可由此引起反復發作性痛風性急性關節炎、痛風石沉積、痛風石性慢性關節炎和關節畸形,常累及腎臟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腎結石形成。高尿酸血癥及痛風也是導致冠心病和腦血栓的獨立危險因素。
痛風分布在世界各地,受種族、飲食、飲酒、職業、環境和受教育程度等多因素影響。歐美地區痛風的患病率為0.2%~1.7%。在我國,近年來痛風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我國普通人群患病率約1.14%。痛風的發生與性別和年齡相關,多見于中老年人,約占90%,發病高峰年齡為40~50歲,男女比例約為20:1。
當男性血尿酸>0.42 mmol/L(7 mg/dl),女性>0.36 mmol/L(6mg/dl)即稱為高尿酸血癥。只有小部分(10%)高尿酸血癥會發展為痛風,而 80%~90%的高尿酸血癥患者可終身沒有任何癥狀,而僅僅表現為血尿酸的升高。當體溫 37℃、pH值為 7.40時,血中尿酸以尿酸鈉離子形式存在,故高尿酸血癥實質上是高尿酸鈉血癥。痛風的關節病變、痛風石及痛風性腎病等大多數臨床表現均系尿酸鈉結晶沉積相應組織所引起。單純由尿酸結晶本身引起的僅占少數,主要見于尿酸性腎結石和急性梗阻性腎病。
尿酸是人體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它的合成和反饋調節途徑請見下圖:
是有點暈……我們只要知道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終產物就可以了。也就是說,把嘌呤扼殺在搖籃里,就不會有那么多尿酸,那么痛風也可以適當避免。
在討論預防痛風之前,我們還是先說說痛風的癥狀,看看是不是直戳君心那!
痛風患者的自然病程大致可分為下列四期:①無癥狀高尿酸血癥期;②急性痛風性關節炎;③痛風石及慢性關節炎;④腎臟病變。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多數患者發作前無明顯征兆,或僅有疲乏、全身不適和關節刺痛等。典型發作常于深夜因關節痛而驚醒,疼痛進行性加劇,在12小時左右達高峰,呈撕裂樣、刀割樣或咬噬樣,難以忍受。受累關節及周圍組織紅、腫、熱、痛和功能受限。多于數天或2周內自行緩解。首次發作多侵犯單關節,50%以上發生在第一跖趾關節,在以后的病程中,90%患者累及該部位。其次為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關節,肩、髖、脊柱和顳頜等關節少受累,可同時累及多個關節,表現為多關節炎。部分患者可有發熱、寒戰、頭痛、心悸和惡心等全身癥狀,可伴白細胞升高、紅細胞沉降率增快和C-反應蛋白增高等。
間歇發作期
痛風發作持續數天至數周后可自行緩解,一般無明顯后遺癥狀,或遺留局部皮膚色素沉著、脫屑及刺癢等,以后進入無癥狀的間歇期,歷時數月、數年或十余年后復發,多數患者1年內復發,越發越頻,受累關節越來越多,癥狀持續時間越來越長。受累關節一般從下肢向上肢、從遠端小關節向大關節發展,出現指、腕和肘等關節受累,少數患者可影響到肩、髖、骶髂、胸鎖或脊柱關節,也可累及關節周圍滑囊、肌腱和腱鞘等部位,癥狀趨于不典型。少數患者無間歇期,初次發病后呈慢性關節炎表現。
慢性痛風石病變期
皮下痛風石和慢性痛風石性關節炎是長期顯著的高尿酸血癥,大量單鈉尿酸鹽晶體沉積于皮下、關節滑膜、軟骨、骨質及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結果。皮下痛風石發生的典型部位是耳廓,也常見于反復發作的關節周圍及鷹嘴、跟腱和髕骨滑囊等部位。外觀為皮下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黃白色贅生物,皮膚表面菲薄,破潰后排出白色粉狀或糊狀物,經久不愈。皮下痛風石常與慢性痛風石性關節炎并存。關節內大量沉積的痛風石可造成關節骨質破壞、關節周圍組織纖維化和繼發退行性改變等。臨床表現為持續關節腫痛、壓痛、畸形及功能障礙。慢性期癥狀相對緩和,但也可有急性發作。
腎臟病變
(1)慢性尿酸鹽腎病:尿酸鹽晶體沉積于腎間質,導致慢性腎小管一間質性腎炎。臨床表現為尿濃縮功能下降,出現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小分子蛋白尿、白細胞尿、輕度血尿及管型尿等。晚期可致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出現腎功能不全。
(2)尿酸性尿路結石:尿中尿酸濃度增高呈過飽和狀態,在泌尿系統沉積并形成結石。在痛風患者中的發生率在20%以上,且可能出現于痛風關節炎發生之前。結石較小者呈砂礫狀隨尿排出,可無癥狀;較大者可阻塞尿路,引起腎絞痛、血尿、排尿困難、泌尿系感染、腎盂擴張和積水等。
(3)急性尿酸性腎病:血及尿中尿酸水平急驟升高,大量尿酸結晶沉積于腎小管、集合管等處,造成急性尿路梗阻。臨床表現為少尿、無尿,急性腎功能衰竭;尿中可見大量尿酸晶體。多由惡性腫瘤及其放化療(即腫瘤溶解綜合征)等繼發原因引起。
說了這許多,總之,誰疼誰知道啊!
(重點來了!)
痛風的防治,除了少數因藥物引起的痛風,停用藥物后可緩解外,其余大多數缺乏病因治療,因此不能根治。所以治療的重點放在糾正高尿酸血癥預防急性發作和盡快終止急性發作兩方面。
對于患者自身,預防是關鍵!
1. 低嘌呤飲食,控制蛋白攝入,多吃蔬菜、水果,多飲水,多食堿性食物,堿化尿液,避免酒精飲料。常見食物含嘌呤情況:
(1)含極大量嘌呤的食物:羊心、胰、濃縮肉汁、肉脯、鯡魚、沙丁魚和酵母等;
(2)含大量嘌呤的食物:鵝肉、牛肉、肝、腎、扇貝肉、鴿肉、野雞、大馬哈魚、鳳尾魚、鮭魚和鯖魚等;
(3)含中等量嘌呤的食物:葷食:雞肉、鴨肉、豬肉、火腿、牛排、兔肉、腦、內臟(胃和腸)、牡蠣肉、蝦和大比目魚,及酸蘋果、菜豆(腎形豆)、小扁豆、蘑菇或菌類食品、豆制品、青豆、豌豆、菠菜和花生等;
(4)低嘌呤食物:茶、咖啡、果汁、汽水等飲料,玉米粥、面條、空心面、面包等谷類,除以上提到的含中等量嘌呤蔬菜以外的各種蔬菜水果及堅果,蛋類、乳制品、奶油制品、黃油、巧克力等。
想必您還記得電影《讓子彈飛》里的經典橋段“吃著火鍋唱著歌……”,這么吃喝下去,麻匪找不找上門我不知道,痛風恐怕會先來敲玻璃~
2.避免過度勞累、緊張及劇烈運動、損傷。
3.減輕體重。
經過深思熟慮,小編決定,少吃點火鍋,多跑兩圈~
作者:張放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 住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