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是我靈魂的家園,但最讓我牽掛的還是父母生前修建的那幾間老屋;老屋一直留存在我生命的時光里,讓我魂牽夢繞。
曾聽父母講,他們剛成家時,住的是兩間板壁房,隨著子女的相繼出世,家里越顯擁擠。于是,父母重新為兒女們筑巢,在離老屋幾十米處修建了三間土磚瓦房。白手起家的父母,用他們的艱辛和堅韌為兒女們筑起了一個新天地。屈指算來,已有半個世紀的光景了。父母生前在老屋周圍植下了柏樹、杉樹、棗樹、橙樹、香椿樹……而今,那些婆娑的枝葉成了歲月之中的參照,我仿佛又看到晚飯后的一家人圍坐在樹下乘涼嬉戲的場景。
佇立老屋前,涌動的情感像潮水般翻滾。家是一個故事,家是一頁歷史,家更是游子的一份牽掛,老屋是它的見證者。記得年少時,每逢暑假,我會在院壩里用兩根木板凳拼成“床”消暑納涼。困了,便帶著遐想甜甜入夢,母親那輕輕的呼喚聲至今還清晰地回蕩在耳畔;睡沉了,她會將我抱回床上。如今,我早已遠離了鄉村的生活,住的是樓房,睡的是席夢思,那老屋的溫暖時光,永遠帶給我如初的美好回憶。
童年如一粒種子在父母的期盼中發芽,在為我遮風擋雨的老屋里蓬勃生長,老屋見證了我童年的光陰。冬天,母親用吹火筒將火苗吹成一段段或高或低的童謠;夏夜,母親用蒲扇把清涼的夜晚搖成一個個或長或短的鄉野故事。我的童年在長輩們的歌謠或故事中度過。在老屋這片狹小的天地里,我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快樂時光。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告別屋后竹林上的鳥窩,告別門前樹梢上歡唱的喜鵲,我要去尋找自己心中的世界,而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了!離別一回,失落一回。流動的時光可以磨平巖石的棱角,可歲月的滄桑何時能撫平我對故土的思念。故鄉的老屋一塵不染地鐫刻在我的心中,小城的風景也不能淹沒我的思鄉之夢。
早些年前,我曾勸過父母,把老屋賣掉進城隨子女一起生活。他們卻始終不肯,性子執拗地說,那咋行?賣了老屋,今后你們啷個回家喲!起初,我并不明白父母話中的背后深意,直到多年以后我才終于明白:父母他們是怎樣的一種情愫!是落葉歸根的念想,是無法割舍的根脈,是生命里難以抹去的情感,那更是對先祖、對父輩、對土地的一份承諾!
重回老屋,心中不免生出幾多感慨:幾十年一晃而過,那時父母還健在,如今已是天人永隔,想來真的很難受,有父母在是多么幸福的啊!我明白,老屋一定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讓遠方的游子回鄉傾訴。老屋,許多故事被珍藏在里面,一條金色的甬道在這里延伸開來……
故鄉的老屋,有我永遠走不出的思念!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