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那個瘋狂的男人又做了一件瘋狂的事情!
人稱“硅谷第一高富帥”、真人版“鋼鐵俠”,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馬斯克在全世界網友的共同見證中試飛了SN8!
這可不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它的成功與否將關系到人類和火星夢的距離。
故事具體還得從馬斯克的夢想開始講起...
“火星,我們來了!!”
話說,馬斯克這個瘋狂的男人一直有個夢想,那就是一心想要移!民!火!星!
2009年的馬斯克就透露過,他的長遠目標是把人類從地球移居到其他星球,并保證這一過程足夠安全、價格賊低。
“如果我們把每個人移居火星的成本控制在200萬美元左右,就可以開創一個大市場。預計地球上1萬至2萬人愿意移民外星球,人們不用節衣縮食在地球上買房,攢下的錢可以用于移居太空”,馬斯克說。
接著,2016年9月他宣布了一個計劃,震驚了世界。
根據馬斯克的說法,他想帶著人類移民火星。
為了實現這個火星夢,馬斯克將它分解成一個可以執行的小目標。今年年初,他就在推特上透露了更多關于Space X火星計劃的細節。
那就是......計劃 2050 年前送 100 萬人登上火星
100萬人?是的,你沒聽錯!
不僅如此,今年10 月的國際火星協會大會上,馬斯克再次許下承諾:4 年內,SpaceX 將向火星發起首次無人飛行任務!
這么多人,要怎么送人去火星?
建造星際飛船
沒錯!馬斯克正在建造一艘星際飛船(Starship)。
2017 年 9 月,馬斯克提出了星際飛船的概念,換成普通人能理解的定義,通過這個飛船可將宇航員和貨物運送到地球軌道、月球、火星甚至更遠的地方。
用 SpaceX自己的話說就是,未來這個星際飛船是世界范圍內最強大的運載系統。
而在馬斯克的設想中,星際飛船是一種完全可重復使用的設計,類似于一架商用飛機。
(未來的畫面請自行想象一下)
這個星際飛船一旦建造完成并投入使用,將成為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火箭
目前,他已經造了幾個原型:
2019 年 11 月,第一代全尺寸原型機 MK1 壓力測試失敗,因此 MK2 和 MK4 原型機未經測試直接退役;
2020 年 2 月,新一代原型機 SN1 原型機壓力測試失敗,因此 SN2 原型機只進行了部分元件的測試;
2020 年 4 月,SN3 原型機低溫試驗失敗。
2020 年 5 月,SN4 原型機于測試中爆炸,幾乎沒有留下任何完整的硬件,測試地也遭到破壞。
終于!北京時間 2020 年 8 月 5 日 7 時 57 分,SN5 終于順利完成 150 米懸停測試,而當時 SN8 也已曝光。
緊接著,9 月 23 日,在經歷了四次失敗后,SN7.1 爆炸——不過這是一次特意爆炸試驗,目的是了解、研究 304L 不銹鋼燃料箱所能承受的壓力極限,同時也為 SN8 試飛做準備。
SN8試飛
終于!就在今天,萬眾期待的SpaceX的星際飛船(Starship)項目飛船再度試飛,只不過......
說起萬眾期待,是因為原本SpaceX星際飛船原型機SN8按計劃8日就要升空,挑戰12.5千米高空試飛。
發射前,馬斯克還專門分享了一張SN8的照片:“在德克薩斯州南部的發射臺上”
不少人熬夜通宵等待,準備親眼見證星際飛船SN8起飛。
然而,就在發射前最后1.3秒,SN8因發動機異常而自動中止發射......SN8首次高空試飛,被迫延期。
經歷了昨天的故障后,今天一早SN8再度試飛:
剛開始,發射和上升都挺順利,SN8 垂直向上,
在達到預定的 12.5 公里高度后,轉為水平姿態下落,
在落地前最后一刻,翻轉成垂直姿態,
正當飛船準備著陸時,SN8撞向地面爆炸,瞬間整個飛船陷入火海,
在飛行6分多鐘后,SN8最終變成了一團火球...
對于這次爆炸,馬斯克解釋稱是因為飛船著陸過程中,頭部燃料罐壓力較低,因此導致著陸速度較快。
不過,馬斯克本人似乎并不沮喪,他稱團隊已經拿到了需要的所有數據,“恭喜SpaceX團隊!”
這么看來,縱使SN8最后“尸骨無存”,也算是完成了一定的使命。而且,馬斯克此前曾預測過,這次發射和著陸成功的概率只有三分之一。
在恭喜完團隊一分鐘后,馬斯克緊接著又發了一條:“火星,我們來了!!”
隨后,SpaceX還公布了一段另一個視角的視頻,記錄了SN8落地前的“神龍擺尾”和最后的爆炸
雖然飛船最后炸成火球,但一些看完直播的網友覺得過程很震撼
只關注進步就好,這看起來很震撼,我相信SN9會成功的,干得好!
這簡直難以置信!恭喜SpaceX團隊!
此外,最后在一片殘骸的畫面下出現的那句“非常棒的測試,祝賀星際飛船團隊!”(Awesome Test. Congrats Startship Team!),也引發了網友的調侃......
祝賀語和還在冒煙的SN8殘骸出現在一起,這有點兒意思。
攝像機下的爆炸殘骸;SpaceX:很棒的測試,恭喜。
SN8看起來只是一項測試,但實際難度卻更像是在創造一次里程碑。如果SN8此次高空飛行測試成功,意味著人類離移居火星又近了一步。
至于人類到底能不能去火星居住?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這里是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