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分析分支很多,各種趨勢線、軌道線、指標越來越繁雜,讓想要學習的交易者們摸不著頭腦。然而,技術分析要掌握的要素其實很少,散戶只需掌握5點即可:K線、均線、趨勢、成交量、折返。
K線是所有技術分析者必須看懂的價格記錄符號。
(一)單根K線
單根K線要關注實體和影線長短。比如,單根大陽線,實體部分很長,月有利于價格上漲;指向一個方向的影線越長,越不利于市場價格今后朝這個方向變動。特別注意,十字星的出現往往是過渡信號而非反轉信號,它意味著市場暫時失去了方向感,穩健的操作方式是繼續觀察一個交易日。
(二)K線組合
對于兩根及兩根以上的K線而言,觀察的步驟是:1.首先查看它們的相對位置,不同的位置意味著不同的價格區間;2.其次是它們分別是什么模樣,是否帶影線,影線長還是短;3.最后是它們分別是陰線還是陽線。
另外,缺口、單根大陽線的開盤價、收盤價和中點價格,往往也具有支撐作用。
補充說明一點,美國的竹節線,可以通過觀察其線性的波動幅度來發現市場情緒的變化。比如,股價一直處于窄幅波動之后的某一天,竹節線非常長,這表明多空雙方開始從相對均衡的狀態開始發力博弈,市場后期走勢可能有變。
均線其實是動態的趨勢線,它同趨勢線一樣具有對股價支撐或阻力的作用。均線最重要的是:對股價的支撐阻力作用和與股價的距離。如果一根均線被股價試探的次數越多,則越有效。在實際運用中,最好是用一根短期均線和長期均線結合起來研判股價行情。長期均線可以起到識別趨勢的作用,而短期均線則可以用來選擇交易時機。
趨勢就是價格變化的主要方向。主要分為三種:上升、下降、盤整。趨勢的識別采用“道氏理論”中的波峰-波谷法。趨勢的運用則是堅持:牛市要炒股,熊市要撤退。即在上升趨勢中買入并持有,在下降趨勢中賣出出場,盤整走勢最好也以觀望為主。
價格上漲過程中,成交量可能放大、也可能縮小,價格下跌過程中也一樣,所以,成交量無法反應股價是將繼續漲跌還是反轉。唯有天量、地量這樣的極端量才值得關注。每一筆成交度反應了多空雙方的分歧。天量說明多空雙方發生了巨大的分歧,孰強孰弱馬上就要見分曉;地量則說明多空雙方的看法達到了空前的一致,否極泰來的現象馬上就會出現。
這是被大部分交易者忽略的因素,事實上在實際交易中,K線是不能指導我們交易的,因為它視野太窄,容易使你頻繁進出,增加無謂的交易成本;趨勢也是不能指導我們交易的,因為視野太長,如果你按照日線圖的趨勢來進出場,掐頭去尾之后,利潤很難令人滿意。因此,根據折返幅度進出場將是一個很有用的參考條件,因為任何趨勢在反轉之前都會突破一個折返幅度。
一個常識是:通常在上升趨勢中,股價會“進三退一”或“進四退一”或進的更多退的更少;而在下降趨勢中,則會“退三進一”或“退四進一”或退得更多進得更少。如果我們把“進三退一”視為上升趨勢的最佳姿勢,那么就應該知道,當股價不能保持“退一”而是退得更多的時,就是我們該離場的時候了。此后,股價即將出現下挫或盤整情形即使高概率的現象。
但是需要注意,如果大盤連續上漲幅度沒有超過8%,股票連續上漲幅度沒有超過10%,個股分時圖上連續漲幅沒有超過3%,你是無法憑其“退一”而出場的,因為這不屬于“進三退一”的定義范疇,此時大盤或股票很可能沒有 出現明顯的上升趨勢,只是出于一個稍寬的盤整區間而已。而對于盤整區間,出場時間在股價跌破盤整區的支撐線時,或是在股價跌回盤整區間的中軸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