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傳度”?
什么是“奏職”?
【北極驅邪院九品遷轉品秩】
從九品
北極驅邪院右判官兼南昌上宮受煉典者同管干驅邪院事
北極驅邪院左判官兼南昌上宮受煉典者同管干驅邪院事
正九品
北極驅邪院右左大判官兼南昌上宮受煉典者管干驅邪院事
從八品
北極驅邪院右左統兵執法真官同主管驅邪院事
正八品
北極驅邪院右左領兵執法真官主管驅邪院事
從七品
北極驅邪院掌籍法仙官同僉書驅邪院事
正七品
北極驅邪院領籍法仙官僉書驅邪院事
從六品
金部尚書北極斬御邪使同行驅邪院事.............
太上天壇玉格
什么是“籙”?
法籙又是道士行法的憑證,只有授過籙之后,才能召喚籙上神兵將吏護法顯靈。未授籙者不能使喚正統道教的官將。有關官將的法不授籙就不靈,吏兵遠身。如強行施法,不但不靈,且自身反遭天譴。
其次,道士修持一生,超凡脫俗,一旦羽化,即可憑箓登曹,經過三官大帝以及各大神明考較功德后頒以仙職,免除冥府地獄之苦。
道教籙門內人士傳言有內籙、外籙之分別。從可以施法與否,就可以對道教內籙與外籙作一個初步的分別和界定。可以行法施法、代天宣化的屬于內箓,即授予道士之箓,既有保身護體的功能,又能行法濟世利人。而外籙,即授予信眾之籙,保佑平安,家宅安寧。
什么是“授籙”?
道教傳度授箓是特有的宗法傳承體系,其主要的文化內涵有四點:
一是法天地、敬祖宗。授箓必先設壇,這個“壇”就是祭拜天地神明祖宗的。
二是明師承、皈三寶。按“三山嫡血字派”明其輩份,莊嚴宣誓皈依道經師三寶,維持有序傳承;
三是受戒律、發誓愿。以宗教教規約束自身,行善戒惡,通過發誓愿做到愛國愛教,忠孝仁慈儉,誠信不欺等;
四是頒法職、宣教化。《云笈七簽》云:“籙生通過受籙戒除情性,止塞衍非,制斷惡根,發生道業,從凡入圣”。受籙之后,名登天曹,就可以代天行法,召遣有靈。
簡單的來說,如果你只是想要天上、師門承認你授籙了,那么找一個有完整傳承的道長授籙即可。
如果你追求名利,一定要大眾認證的,那么可以花錢去天師府授籙。但是即使你受了天師府的籙,也不代表你能隨意隨地做法事。
在清末期,天師就已出售籙版給各大道教家族,各種制籙店面門面,以方便他們在當地進行授籙活動培養道士。而當地的道士得到的籙,也是張天師傳下來的,也是有傳承、有效果的,上天也是承認的。
授籙主要有兩個途徑。一、買“籙”,從江西龍虎山購請來的“籙”授給道士,因其生活奢華、講排場。湘潭人稱其為“籙公子”。二、由當地知名度較高的道士推舉選定傳度師、保舉師、監度師等。在道觀中舉行齋醮法會。
袁志鴻:《凝眸云水》
在六十三代張恩溥做天師時,上清鎮先后有六家制“箓”店,其中李德記、戴彩云兩家時間最長。箓印好后,還要經天師府的制箓局加蓋張天師的印(即陽平治都功印),才能裝訂出售,過去,箓大部分是運到蘇州和上海出售。駐上海售箓的是一個道士叫張小山,駐蘇州售箓的的叫高正庭(江西金溪人),經在蘇州調查,據“玄妙觀”的老道長反映,確有售箓店,并回憶到箓的形狀,系用龍虎山特產的龍須草扎起來的一捆一捆的箓像,可惜沒有保存,原來箓像未能看到。
張金濤:《正一龍虎山天師道》
在古代,傳度授籙都需要師父認可后才可以。大致要求就是尊師重道、侍師如父、略有功德、金錢富足等等。而現在,外人大多數只要有錢就能夠傳度奏職授籙。但是師門內部大多數也有各自的規定、以及師父心里的那桿秤。而且,并不是授籙之后就能學到法術。
從以上三條引文來看,籙的主要內涵和基本功能有四:
一是進入道門,授予道位,從凡入圣,從俗登真;
二是授籙以后,有將吏保命護體,赦免以往愆非,去惡從善;
三是可以召遣役使箓中官將功曹,可為人行法建醮;
四是授籙之后,還要注重持戒和堅持修行。
“籙”也可以佩帶身上,用以避邪鎮妖,護身、保命,故又稱“佩籙”。《隋書.經籍志》上說:“受者必先潔齋,然后赍金環一、并諸贄幣,以見于師,師受其贄以靈授之,乃剖金環,各持其半,云以為約,弟子得箓緘而佩之”。
“籙”有“保護來生延年益壽的作用。有超度亡靈免受地獄之奪的作用,也有避邪鎮魔的作用。籙大致有四種,
一、道士籙(給道士做的,讓道士有修煉、行法的資格。)
二、童子籙(給兒童做的,受籙后不會碰到邪氣,平安成長,畫有三十六員天兵天將)
三、益壽籙(是兒女給父母做的,受籙后可延年益壽。)
四、超拔籙(超度亡人的,使亡人在地獄少受罪,此籙多畫有救苦天尊和十殿閻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