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期,洛口地界有個小山村,村口有條小河,這河不寬,往下游走兩里路,便能趟水過河,可村民卻修了一座石橋,且每年清明,都會有人在橋邊上香,好像是在祭拜誰。
村里有個名叫萬松的八歲男童,他當時并不知曉此橋的來歷,結果無意中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險些丟掉性命,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故事還要從半年前說起。當時,村里人除了種地外,還會到河邊摸魚,萬松跟幾個小伙伴們閑著沒事,也總是學著大人的樣子,到河邊摸魚。
萬松有個小一歲的妹妹,喚作韻兒。韻兒是個跟屁蟲,萬松去哪都喜歡跟著。有天午后,萬松帶著妹妹跟鄰居家的孩子一起到河邊摸魚,韻兒就站在河邊看。
倆人鬧騰了半天,還真抓住了一條大黑魚,那魚個頭很大,萬松一人都抱不住。仨孩子高興萬分,當即抱著黑魚跑回了家。
父母見孩子們逮住這么大的魚,也十分高興,當晚就把魚給殺了,燉了魚湯。魚肉還沒熟,萬松跟韻兒,還有鄰居家的孩子便端著碗守在廚房門口,魚湯一煮熟,仨孩子便爭先恐后的往前擠。
萬松也不是沒吃過魚,可那條魚尤為鮮美,吃飽喝足后,萬松就跟喝醉了酒一般,整個人變得飄飄然,倒頭便睡。
第二天一早,韻兒到房間叫哥哥起床,可當他看到萬松的時候,卻被嚇了一大跳。此時的萬松臉色鐵青,渾身長滿了尸斑,要不是還喘著氣,韻兒都險些以為哥哥死了。
當父母看到萬松身上的尸斑時,也屬實被嚇了一跳,不止如此,鄰居家的孩子跟萬松情況一樣,也昏迷不醒,身上長出了尸斑。
眾人一合計,估計是跟昨日孩子們逮住的那條大黑魚有關系。可一家人包括韻兒都吃了,為何就他倆出事了。這事太過邪乎,萬松的父母當即出村請來了一個道士幫忙。
道士在了解到事情的來龍去脈后,眉頭微皺,并告訴眾人,這尸斑是陰氣入體導致的,恐怕是萬松惹到了什么邪祟,遭到了報復。之后,道士跟著韻兒來到了昨日他們摸魚的地方。
道士拿出八卦盤,在河邊轉悠了半天,臉色也越發凝重。萬松的父母見狀,忙詢問到底怎么回事,道士搖頭道:“問問你那寶貝兒子干了啥!”
此話一出,眾人的目光就都落在了韻兒的身上。經過一番詢問,大家這才知曉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萬松跟朋友在摸魚前,對著河里撒了泡尿。眾人聽后皆大吃一驚,也明白倆孩子得罪了誰。
這事還跟村口的那座石橋有關。二十多年前,一個外鄉女人嫁到了該村,可她的丈夫卻是個爛賭棍,不學無術,整日對其非打即罵。這畢竟是夫妻倆的家事,村民們也不便插手,結果有天夜里,女人被丈夫追著打出了家門,可能是被丈夫打怕了,追到河邊的時候,女人竟縱身跳了進去。
結果那女人不通水性,沒多久便淹死了。她的尸體被河里的魚蝦啃食殆盡,尸骨也沉入水中,一直沒撈出來。之后,河邊就經常鬧鬼,不是有人看到河里有黑影,就是聽到女人的求救聲。
太過瘆人,大家就請了個高人幫忙。那高人作法后,說女人死后,靈魂沒法過河,困在了水里,最好法子就是建座橋,幫女人的亡魂過河。就這樣,大家才在村口建造了一座石橋,河邊也再沒發生過詭異的事情了。
道士告訴眾人,萬松摸魚的地方,剛好就是當年那女人淹死的地界,這些年河床變窄,露了出來,其尸骨就在這個位置。結果萬松跟鄰居家的孩子,一人一泡尿,全尿在了人家尸骨的上面,童子尿至陽,直接把那女人尸骨給滋沒了。
女人的亡魂感覺到后,這才回到人間,并附身在那條黑魚身上,趁著倆孩子喝魚湯之際,將陰氣吹進了他們的體內,倆孩子才會長尸斑。
眾人聽后皆倒吸了一口冷氣,好在道士告訴他們,那女人只是懲罰倆孩子,沒有害人之心,這事倒也好解決。
之后,他叫萬松和鄰居孩子的父母,購置了一口棺材,并在棺材底部鋪了一層石頭,又叫他們手持焚香,在河岸邊沒走三步,就磕一個頭,直到手中的焚香燒完為止。做完這一切,將棺材丟進河底,算是給那女人的亡魂一個安身之處。
做完這些后,萬松跟鄰居家的孩子果真醒了,身上的尸斑也漸漸消退了。多年后,村口的小河徹底干涸了,奇怪的是,當年萬松父母丟進河里的那口棺材,卻消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