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及二戰歐洲戰場勝利的最大功臣國家,你會想到哪國?美國、英國、蘇聯?都不是。這個國家是德國的盟友,墨索里尼統治下的意大利。
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先來看看二戰時期意大利軍隊的戰績:(二戰初期的德軍,誰都打不過;而意大利軍則是“誰都打不過”)
1939年9月,德軍閃擊波蘭,二戰歐戰全面爆發,此時意大利顧忌法國的軍事實力,并未參戰,而是宣布中立。直到1940年5月,德軍橫掃歐洲,墨索里尼終于看到了趁火打劫的希望,于是在6月10日,也就是法國政府已經逃離巴黎當天,墨索里尼派出32個師向阿爾卑斯山北進,可是一周過去了,32個師的意大利軍隊依然沒能突破只有6個師的法軍防線。意軍首戰失利。
打不過殘余的法軍,墨索里尼又集結了9萬大軍和163輛坦克去欺負希臘這個軟柿子,結果卻又被希軍打的大敗,不僅寸土未得,自己的殖民地—阿爾巴尼亞還被希臘給占了。意軍27個師被16個希臘師包圍,無奈之下,德軍只好出動15個師前去救援。
歐洲戰場的兩次失利,并未讓墨索里尼放棄,1940年7月,40萬意軍又向駐扎在非洲的英軍,結果又被打得大敗。在北非戰場,3萬英軍只傷亡了2000人,就俘虜了13萬意軍。意軍在非洲甚至連埃塞爾比亞軍都打不過。希特勒不得不派隆美爾率2萬德軍增援。
由于意軍的拖后腿,德軍進攻蘇聯被推遲了2個月。1942年,48個師的德軍與蘇軍在斯大林格勒相持,德軍北翼由意軍掩護,但當蘇軍發動反攻時,22萬意大利軍隊居然撒腿跑了,德軍腹背受敵。
德國人曾這樣評價這位盟友:“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的話,就相當于德國增加10個師的力量;如果意大利與德國作對的話,就相當于德國增加20個師的力量;但是和意大利結盟,德國就必須耗費50個師的力量去保護他們!”
為什么意軍戰斗力這么弱呢?
1.賣萌影響了戰斗力
意大利人樂天、沒心沒肺,文藝點說就是“萌”。他們對飲食追求到了極致,即使在戰場上,意軍依然非常注重“吃”。二戰中就曾發生過一支意大利軍隊因為煮意大利面吃而全軍被俘的事。
此外,意軍還非?!碍h?!?,為了保持戰場清潔,意軍武器設計師還發明了可以把彈殼塞回彈鼓的機槍。而整個二戰時期,意軍都沒有開發出高速戰斗機,原因是飛行員抱怨說,密閉機艙不能感受到風的氣息。
2.誤殺拖了自己后腿
伊塔諾·巴爾博,法西斯頭目,墨索里尼指定的接班人,航空專家,就是這樣一個人物,死因居然是被意軍自己的防空炮擊中而亡。巴爾博也成為二戰被誤傷的最高軍銜的人。
當然,上面兩個理由只是開個玩笑。意軍戰斗力弱,主要還是整體素質的低下。表現在武器裝備差,士氣低落,投降率極高。如1941年貢德爾戰役,意軍只陣亡了67個人,但投降的卻高達1萬人。意軍炮兵所使用的火炮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舊貨,射程極短。此外,意軍內部對于親德與反德一直存在矛盾,這也影響了意軍的整體實力。
可以說,意軍的存在給軸心國抹上了一絲喜劇的色彩,很多學者認為,正是意軍的拖后腿,加速了法西斯德國的敗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