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秦國滅魏:成也人才,死也人才!

公元前225年,秦國大將王賁率軍征伐魏國,引汴河的水灌淹魏國都城大梁。三月,大梁城垣塌毀,魏王魏假投降,為秦軍殺死。魏國滅亡。

想當初,智瑤在水淹趙家的晉陽城時,對韓康子、魏桓子說:“我今天才知道原來水也可以亡國。”智瑤說者無心,韓康子、魏桓子聽者卻是有意。因為汾水可以用來淹沒晉陽城,也可以用來淹沒魏氏的安邑城;而絳水則可以用來淹沒韓氏的平陽城。于是,韓康子、魏桓子暗中聯合趙家的趙襄子,把智家滅了,這才有了后來的“三家分晉”。

但歷史就像調皮的孩子,最終還是與魏國開了個不小的玩笑。魏國即便把都城從安邑遷到大梁,仍然逃不過被水淹滅國的命運。不過,話說回來,王賁引汴河之水灌淹大梁,只是足球場上的臨門一腳,頂多算是導致魏國滅亡的直接原因,而不是主要原因。那么,導致魏國滅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是人才!魏國的人才流失與人才凋零,才是魏國最終走向滅亡的主要原因。

魏國真正成為諸侯國,是在魏文侯時期(前424-前387年在位)。魏文侯是魏國歷史上最具雄才大略的王侯,在他在位期間,招攬、任用了大量的當時頂級人才,如田子方、李悝、翟璜、西門豹、樂羊、吳起等等。正因為魏文侯能夠重視人才,求賢納士,所以魏國才一舉躍居當時的強國之列,并為后來魏惠王前期成為霸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而然,令人感嘆的是,魏國歷史上竟僅有魏文侯能夠真正做到求賢納士,魏文侯以下,魏國歷代國君,就像九斤老太太說得那樣,是一代不如一代,直至魏國滅亡。

魏文侯之后是魏武侯。魏武侯于公元前386-公元前371在位,在位時間16年。在這16年的時間里,魏武侯干得最錯、最蠢的一件事就是任人唯親,聽信公叔痤的話,把吳起逼去了楚國。

魏武侯之后是魏惠王(公元前369-公元前319年在位)。魏惠王在位時間長達51年,在執政前期,他憑借魏文侯、魏武侯兩代人積攢下來的家底,儼然成為了當時的天下霸主。于是,魏惠王開始“積極有為”,四處出擊:

1、公元前368年,魏軍在馬陵打敗韓軍。

2、公元前368年,魏軍在懷邑打敗趙軍。

3、公元前367年,齊軍在觀城打敗魏軍。

4、公元前365年,魏軍被秦軍打敗。

5、公元前364年,攻占了宋國的儀臺。

6、公元前361年,在澮水進攻并打敗了韓軍。

7、公元前361年,魏軍在少梁與秦軍交戰,秦軍俘虜了魏將公孫痤,并奪取了龐城。

8、公元前360年,魏軍攻占了趙國的皮牢。

9、公元前354年,侵占了宋國的黃池,宋國又把它奪回去了。

10、公元前353年,魏軍與秦軍在元里交戰,秦軍攻占魏國的少梁。魏軍包圍趙國的邯鄲。

11、公元前352年,魏軍攻下邯鄲。趙國向齊國請救兵,齊國派田忌、孫臏救趙,在桂陵打敗了魏軍。

12、公元前351年,諸侯聯合包圍魏國的襄陵。

13、公元前340年,魏軍進攻趙國,趙國向齊國告急。

14、公元前340年,齊軍在馬陵打敗魏軍,魏太子申被俘,龐涓戰死。

15、公元前339年,秦、趙、齊一起進攻魏國,商鞅俘虜了魏國將軍公子卬,打敗了魏軍。

16、公元前329年,秦軍在雕陰打敗魏國龍賈,圍困魏國的焦城和曲沃。

17、公元前328年,秦軍奪取魏國的汾陰、皮氏和焦城。

18、公元前328年,魏軍征討楚國,在陘山打敗了楚軍。

19、公元前327年,秦軍占領了魏國的蒲陽。

20、公元前322年,楚軍在襄陵打敗魏軍。

21、公元前321年,秦軍攻取了魏國的曲沃、平周。

以上史料說明,在魏惠王執政的51年時間里,至少與其他諸侯發生了21次戰爭,平均不到三年便有一次戰爭。這是一個驚人的戰爭頻率,以魏國當時的國力,根本無法支撐這樣頻繁的戰爭。

另外,我們再看以上戰爭的對象,從韓、趙、宋到秦、齊、楚,戰國七雄之中除了燕國,魏國全都與之交戰過。而這些戰爭中,輸贏暫且不論,魏國發動這些戰爭的目的極不明確,讓人感覺是東一鑿子,西一鋤頭,甚至有許多次戰爭的目的只是為了報復或懲罰。

譬如公元前368年,魏軍在馬陵打敗韓軍,在懷邑打敗趙軍的這兩次戰爭,就是對之前韓國、趙國趁魏國內亂之際攻打魏國的報復行動; 而公元前328年魏軍征討楚國的那次戰爭,則是對楚國背叛盟約的一次懲罰行動。

魏國為什么會出現這樣頻繁的、毫無章法的、吃力不討好的戰爭?根源就在于魏國缺乏像商鞅、孫臏、范雎這樣具有高瞻遠矚的長遠戰略眼光和運籌帷幄的人才。

實際上,商鞅、孫臏和范雎本來是有可能替魏國出力的,但魏惠王卻有眼無珠、一再錯失。

商鞅原本在魏國國相公叔痤手下當差。公叔痤臨死之前,把商鞅推薦給魏惠王,但魏惠王認為公叔痤病重說胡話,未能予以重視,沒有重用商鞅,商鞅這才去了秦國。

孫臏是魏國大將龐涓的師兄弟,剛開始時,魏惠王還是挺賞識孫臏的,但后來由于龐涓的嫉妒與陷害,魏惠王無法明辨是非,孫臏這才去了齊國。

范雎原本是魏國中大夫須賈的門客。有一次范雎隨須賈出使齊國,齊王聽說范雎是個人才,便厚待范雎。范雎因此被懷疑通齊賣魏,差點被魏國相國魏齊打死,后來在鄭安平的幫助下,更名改姓,隨秦國使者王稽入秦。

以上三位,無一不是高瞻遠矚、運籌帷幄的大才,魏惠王倘若能夠留住并重用這幾位人才,魏國何愁不強盛?!更不必說魏國的列次戰爭會打得如此混亂而窩囊。

魏惠王屢次遭受軍事上的失敗,似乎也認識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在其執政后期(公元前335年-公元前319年)開始招賢納士,孟子、鄒衍、淳于髡等便是在這期間來到魏國的。但這些人終究與魏惠王不是一路人,所以也沒有發揮多大的作用。

從魏惠王到魏國滅亡,還有五位魏國國君,分別是魏襄王、魏昭王、魏安釐王、魏景湣王和魏王假。

魏襄王用如耳而排斥成陵君,被蘇代、張儀等忽悠得團團轉;魏昭王時重用芒卯,但芒卯只善詭詐之術,實在難堪大用,我們就不去多說了。

魏安釐王時,信陵君魏無忌可謂大才,然而在公元前257年,為了援救趙國,信陵君竊符救趙,從此客居趙國十年之久,直到公元前247年,才回到魏國。信陵君回到魏國,馬上組織五國聯軍攻打秦國,取得了不錯的戰績。于是秦國采用離間計,挑撥魏安釐王與信陵君的關系,信陵君再次不受重用,終于自暴自棄,酒色過度而死。

而魏景湣王和魏王假時期,魏國已經如砧板上的魚肉或癌癥晚期的病人,只能任人宰割,已經無藥可救。

我們梳理、回顧魏國走向滅亡之歷程,只想說明一個問題,即人才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魏文侯能夠重視人才,魏國便得到發展;魏文侯之后,魏國歷代國君既不夠重視人才,也無法善待人才,導致人才流失或無用武之地。 于是,擺在魏國面前的只有一條路:滅亡!

司馬遷在評價魏國滅亡時說:“正是天意讓秦國平定海內,它的功業尚未成,魏國即使得到像阿衡一樣的賢臣輔佐,又有什么用呢?”司馬遷的這個評論,受到不少人的批評。

批評者大多認為,假如魏國能夠重用吳起、商鞅、孫臏、范雎、信陵君等,此消彼長之下,魏國不僅不會為秦國所滅,還有可能真正成為天下霸主。有沒有可能?有!

不過我認為,司馬遷所說的這句話,應該是指魏安釐王之后。那時的魏國,即便是華佗再世也是回天乏術,的確是徹底沒救了。同時,司馬遷的這個評價,恰恰反映了他對魏國歷代君王不懂得重視人才的失望之情。

國家想要強盛,必須始終重視人才、善待人才,而不是等到國將破家將亡時,才去臨時抱佛腳。一個國家,如果真到了國破家亡之時,才知道重視人才、善待人才,那就真如司馬遷所言,即使得到像阿衡一樣的賢臣輔佐,又有什么用呢?

(文/至簡 原創不易 請多支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秦國滅魏,魏國流失的眾多人才中,您覺得哪位最可惜?
從打遍天下到飽受欺凌——魏國的戰略敗因分析
歷史告訴你:大國崛起,這才是關鍵!
這個國家拳打齊國腳踢楚國,差點滅掉秦國最終卻走向衰亡
人才強國:魏國的七位頂級人才,讓四個國家崛起
【成敗】21世紀最重要的竟然是它!2300年前早有定論!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南县| 奇台县| 桂林市| 甘孜县| 乐东| 上栗县| 盈江县| 连州市| 廊坊市| 云梦县| 交口县| 峨眉山市| 始兴县| 周至县| 怀化市| 曲阳县| 邓州市| 府谷县| 全州县| 永福县| 上饶市| 日照市| 玉环县| 锡林郭勒盟| 维西| 读书| 应用必备| 瓮安县| 临海市| 洛浦县| 普宁市| 大埔区| 鹤峰县| 藁城市| 新邵县| 潞城市| 凤冈县| 伊金霍洛旗| 高邑县| 福清市| 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