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巫蠱之禍”:漢武帝殺死太子,究竟有沒有后悔?

作者:頓頓(“祥哥說歷史”特約作者)

單位:南京大學

巫蠱事起——“逐捕安世以贖敬聲罪”

公元前92年冬天,長安城空氣中滿是寒冷與壓抑。

這年十一月,長安城內緊急戒嚴,城門緊閉,一大批兵士將整個長安城以及上林苑仔細搜查了許多遍,不過好像沒有太大收獲。長安城內的大小官員、老百姓對這種緊急戒備看來早已習以為常,這些年來,這樣的緊急戒備、閉城大搜查已經不是一兩次了。

據說,這次大搜查主要是捉拿豪俠朱安世,朱安世此人常年游走京師,結交豪貴,不知道這次犯了什么大事讓漢武帝咬牙切齒,非要捉到他一解心頭之恨。不過,朱安世的保密措施做得很好,幾百士兵在長安城和上林苑搜了十多天仍沒有找到他。漢武帝心中怒火難耐。

恰好,此時丞相公孫賀的兒子公孫敬聲貪污軍費一千九百萬錢被人告發,被有關部門關了起來。公孫賀從漢武帝做太子那會就為他效力,后來武帝做了皇帝,還封他做太仆,專門侍奉武帝出行車馬,君臣關系非常好。后來,漢武帝立衛子夫為皇后,公孫賀娶了衛皇后的姐姐,照理說,武帝要叫公孫賀姐夫,也正憑借這層關系,公孫賀更受武帝重視,最終做了漢室宰相。

本來,皇帝的外甥貪污點小錢也沒什么,偏偏這個公孫賀是個愛惜羽毛、珍惜榮譽的人,想著立功贖罪,打個漂亮地翻身仗。于是,公孫賀奏請武帝允許他將功贖過,抓朱安世贖兒子!

有時候,朝廷大張旗鼓地陣勢不如私人關系好使。公孫賀很輕松就將朱安世抓到了。被抓入獄的朱安世一打聽,自己原來是替丞相兒子贖罪。朱安世自知死罪難逃,笑著對獄卒、獄友說:“丞相這一家子要完蛋了啊!”

朱安世在獄中告發丞相公孫賀罪大惡極:第一,他與漢武帝的女兒、自己的外甥女陽石公主瞎搞私通;第二,他請巫師作法詛咒漢武帝;第三,他在武帝車馬必經的馳道上埋人偶,施法詛咒武帝。

當時,巫蠱祝詛算是一種巫術,方法大概是做人偶,用針扎人偶或將人偶埋入地下,施法詛咒,社會上普遍相信巫蠱祝詛能夠達到傷害人的效果,所以非常流行。不過,朝廷已經明令禁止巫蠱祝詛,尤其對詛咒皇帝的行為一律處死。

揭發一事,如果是朱安世瞎說還罷了,但萬萬沒想到,相關部門查驗核實,朱安世所言不假。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不僅亂倫皇帝女兒,還巫蠱祝詛圣上,這令漢武帝顏面掃盡、勃然大怒,一氣之下將與此事相關的兩個女兒、公孫賀全家及衛皇后弟弟、外孫等一并殺盡!

歷史的偶然性就在于此,公孫賀“抓朱安世贖兒子”的如意算盤不僅沒有打好,還葬送了一家性命,開啟了“衛氏悉滅”的無解進程,甚至導致了漢朝統治策略、社會結構的變異,造成了漢朝由盛轉衰的不可逆過程。然而從后來事態進展來看,公孫賀巫蠱事恐怕遠遠不能用偶然來解釋,他更像是被人下了套,反被別人施了詛咒。

太子遭禍——“衛氏悉滅”

公孫賀巫蠱案件全部完結時,已經到了第二年夏天。這年六月,也就是公元前91年夏六月,漢武帝疾病在身,一直在長安城三百里外的甘泉宮養病。江充見武帝久病纏身,聯系起當時十分流行的巫蠱詛咒,就跟漢武帝說,皇上這病啊肯定是因有人詛咒您才導致的。此時漢武帝已經67歲高齡了,這在古代是非常少見的高壽。人到老年,就非常怕死,性格往往也非常怪癖,情緒不是很穩定。這些在老年漢武帝身上一樣也不少。

漢武帝怕死是出了名的,司馬遷為他寫傳,只寫他到處求神拜仙,以示對他的不滿。久病導致怕死的漢武帝真的懷疑有人詛咒害他,所以江充善解帝意之處就在于此。主仆一拍即合,漢武帝授權江充核查京師巫蠱。這一查不要緊,長安城內到處都是巫蠱,因此被處死的人達好幾萬。這場京師治蠱讓漢武帝徹底意識到“遠近為蠱”導致自己一直生病,馬上要求江充繼續徹查巫蠱,并且延展向宮內。江充先去了后宮失寵妃子那里,轉而向衛皇后那里,似乎都沒有查到巫蠱痕跡。江充并沒有停止治蠱的步伐,繼續向太子宮查去。

江充此人與衛太子有舊怨,政治見解也不大一樣。江充敢于繼續向太子宮治蠱,也充分表明了漢武帝徹查巫蠱的決心。不過,漢武帝并沒有料想到,在他看來很正常的行動,導致了太子的反叛死亡。

按道理說,江充治蠱從長安城到宮內,從失寵妃嬪到皇后,最后到太子宮,是一場聲勢浩大的行動,也并非一天所能完成,衛太子如果真的埋偶人祝詛武帝,完全有時間消滅痕跡嘛。有前車之鑒的衛太子早已領教過江充只聽從武帝命令的辦事風格,應該說不會存在僥幸心理,逃過治蠱審查。

然而,歷史吊詭的地方就在于,江充不僅查了太子宮,竟還真的在太子宮發現了偶人,找到了太子詛咒漢武帝的證據。這一下,太子慌了,馬上召集顧問團隊,商討應對計策。石德等人認為:“巫蠱這件事,有或沒有全靠江充一張嘴,說也說不清楚;再說,皇帝在城外的甘泉宮,幾次派人請問都沒有收到回信,皇帝健在與否都成問題;如果皇帝不在,江充他們故意用巫蠱搞掉我們怎么辦?不如起兵!”衛太子此時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已經38歲了,但還是摸不透他父親的脾氣,政治經驗也少,就同意了石德他們發兵的建議。

他們原本打算只把江充等人抓起來,然后在漢武帝面前當面對質,沒想到在抓捕過程中,武帝派來監督江充的章贛、蘇文趁亂逃跑了。這兩人一逃走,跟漢武帝匯報時肯定會添油加醋,這樣衛太子更加緊張了。

后來的行動表明衛太子準備大干一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連夜向衛太后報告計劃,得到同意后,就將宮內兵器庫連同守衛一起征發,攻打丞相府去了!丞相劉屈氂是個江湖老手,很懂得武帝的個性:“殺個江充沒什么事情嘛,但你起兵攻打丞相府可就是和你皇上老子公開對抗了,我不接招,進可攻退可守,無論如何不會有大過錯。”丞相劉屈氂沒有應戰,逃走了,但立即派手下向漢武帝報告。

前后兩撥人在武帝面前痛哭流涕地數落衛太子的起兵,再加上潛在的皇位競爭者的煽風點火,漢武帝認定太子這是謀反啊!馬上下令臨近軍隊集合,由劉屈氂率領,自己則火速趕到長安城門外督戰。太子一看這架勢,局勢已經不可挽回了,所以也放開了干,到處發動軍隊,但沒有人響應,就征發了四個市場的治安部隊。結果,與丞相劉屈氂的軍隊大戰五天,失敗,經南面宮門從植被密集的上林苑逃跑了。漢武帝對放走太子的官員十分不滿,好幾位中央高官因此被處死,還特別設置了城門校尉,增加宮門的守衛力量,防范太子卷土重來。幾十天后,有人發現衛太子出沒于湖縣,大家都想生捉太子邀功請賞,不過都晚了一步,衛太子自縊而亡。

衛太子一死,雖然會背上反叛的罪名,但“子不教,父之過”,歷史評價往往傾向于保護弱者,這樣看來,衛太子是明智的,一千多年以來,大多數學者都為太子之死鳴冤叫屈。而若太子不死,被生捉至漢武帝面前,武帝就有了百分之一百地理由光明正大地廢掉太子而無需承擔后果。然而,歷史沒有如果,漢武帝還是背負上了千古的殺子之名。《漢書》說“衛氏悉滅”,與衛氏沾親帶故、有點淵源的大小官員幾無全被處死,但衛太子之孫劉病已被人秘密保養了起來,而他正是后來的漢宣帝劉詢。

武帝三寤——“父子之間,人所難言也”

漢武帝與金屋藏嬌的陳皇后一起生活了十年,可惜一直膝下無子。后來偶然遇到了舞袖翩翩、美麗動人的衛子夫,便將她招進宮中,青睞有加。失寵、無子的陳皇后內心的嫉妒、苦悶使她鋌而走險,施用書面介紹過的巫蠱詛咒,結果被漢武帝發現,處死了很多人,陳皇后被廢幽禁。

陳皇后被廢以后,衛子夫為皇后。漢武帝29歲那年,衛子夫為他生下了第一個兒子,就是衛太子劉據。漢武帝對劉據的降生十分開心、激動,令當時辭賦高手東方朔、枚皋共同寫祝辭,向求子之神還愿。

劉據七歲那年被立為太子,再大一些,漢武帝親自為他挑選了老師學習《公羊春秋》,是一部富有微言大義的政治教本。劉據成人時,漢武帝還特意為他建造了博望苑,不干涉太子的愛好,也不限制他結交賓客。這種縱容的寵愛,造成太子與一些非主流人士經常往來,還私自學習了《谷梁春秋》,是一本頗具溫情的政治讀物。后世的人往往就此指責漢武帝沒有做好父親,沒有盡到一個父親管教兒子的責任,導致太子與“異端”親近,間接誘發了巫蠱之禍,造成太子遭難。

從劉據出生一直到劉據成人,漢武帝對這個大兒子一直寵愛有加。公元前91年夏天的巫蠱風起,一朝太子突然之間非正常死亡,給漢武帝身心造成了極大的打擊。在太子劉據從樹林茂密的上林苑逃走后,一個睿智的老人,壺關縣城一個三老小官在一些同情太子的大臣運作下給漢武帝寫了一封陳情書,他在書信中說到:父慈母愛,子孫孝順,這樣和諧美滿地生活是最理想的狀態。但如果父親沒有做父親的樣子,兒子沒有做兒子的樣子,父親和兒子之間就會產生矛盾,彼此互不信任,那么這是兩個人的問題。太子是一朝之本,將來可是要繼承江山大業的。他江充只不過普通人,因為皇上您的恩典才擔以大任。現在倒好,江充這家伙陷害太子,還不讓太子給您請安問好,巫蠱事起,太子擔心江充借公事發私憤,起兵抓捕江充。兒子偷用老子的士兵來消滅江充保護自己,這本來就很合情合理嘛,太子沒有邪心啊。況且江充這個人以前也很壞,導致趙國父子相殺,是盡人皆知的。現在太子逃亡在外,皇上您也有失察的責任,您呀不要再聽信小人陷害太子的話了。放寬心,把太子找回來,不能讓一國之本長期流散在外。如果能讓皇上您回心轉意,我這把老骨頭也算死而無憾了!

平心而論,壺關三老的話是很公允的,這大概代表了當時朝廷里相當一批官員的聲音。看完壺關三老的陳情書,“天子感寤”,漢武帝在整個巫蠱之禍中第一次表露出感嘆、感懷的跡象。大概漢武帝在太子逃走后也有認真地思考,這場行動到底值不值?太子為什么沖動發兵?太子歸來后如果處置?事情怎么到了如此地步?家人父子竟以刀光相見,不得不令人感嘆。

然而,隨著太子的自殺,武帝精神陷入消沉,太子反對者們卻欣喜若狂,紛紛投入到了皇位爭奪戰中。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昌邑王劉髆、鉤弋夫人子劉弗陵麾下各有一幫大臣豪強附庸,不過漢武帝對于已經成年的燕王與廣陵王似乎很看不上,一直沒考慮將他們作為皇位繼承人。

而昌邑王與劉弗陵成了漢武帝的穩固國本的重要人選。昌邑王之母李夫人,還有他的弟弟李廣利,漢武帝的侄子、李廣利的兒女親家、丞相劉屈氂,毫無疑問要為自己的利益代言人——昌邑王劉髆努力一把,讓他做太子!只不過,太子自殺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90年夏天六月,李廣利、劉屈氂二家也查出巫蠱案件,牽連之人幾乎都被殺死,昌邑王劉髆也神秘地生病而死亡。

劉屈氂被殺后不久,田千秋,一個管理劉邦墓園的郎官,趁機為衛太子申訴冤情,期待漢武帝對巫蠱事件有所轉變。田千秋對漢武帝說:“兒子擅自征發老子的軍隊,按照我朝法律應該以笞刑(打板子)論處;但是皇上您錯信奸臣殺了兒子,該當何罪啊!這話可不是我要說的,是小臣我夢到一個白頭發的老頭讓我對皇上您說的哈!”

事態發展到這個地步,漢武帝已經意識到衛太子當初正是因為恐慌、害怕被別人陷害而不能自明才選擇起兵,尤其是剛剛處理完劉屈氂集團,這也讓漢武帝意識到衛太子起兵也夾雜著嗣君之爭,很多種因素交織在一起導致漢武帝和衛太子都受到了蒙蔽,釀成了太子自殺的悲劇后果。所以漢武帝再聽田千秋這么一說,心里很不是滋味,“乃大感寤”,這是巫蠱之禍中,漢武帝第二次感嘆、感悟,也是漢武帝深刻意識到這場災難的一次感悟。

漢武帝看到奏書后,立即召見田千秋。看到高大俊秀的田千秋,老年漢武帝很是高興,對著田千秋說了一番曠古清奇的名言:“父子之間,人所難言也,公獨明其不然。此高廟神靈使公教我??”(《漢書》卷66《田千秋傳》)其實說起來,田千秋說的話,壺關三老早在一年前太子沒自殺前就已經講過了。不過,漢武帝仍然覺得這個田千秋說破了他的心事,漢武帝對田千秋說,父親與兒子之間的那些事兒,是旁人難以說清楚的,只有你明白其實不是這樣子的。你是高祖派你來開導我的啊。

其實,田千秋說的話只不過是給了漢武帝一個臺階而已,他在漢武帝明白整個事態發展后恰到好處、恰如其分、恰逢其時地說了出來,迎合了漢武帝悔過、懷念的心理。但誰也不能認定武帝就是假惺惺地做做樣子,這“父子之間,人所難言也”幾個字道出了中國古代傳統家人父子難以言說的微妙關系,父親象征著權威、秩序,往往扮演著嚴父的角色,那種威嚴從幼年時期既深深影響著作為后代的兒輩。父子之間的關系在幼年時期往往還能維持溫情脈脈,一旦兒輩羽翼漸豐、長大成人,父子之間的隔閡就會越來越深,兒輩對權威、壓抑的反抗都會加劇父子之間難以言說地緊張關系。希臘童話中,俄狄浦斯親手殺死了自己的父親,娶了自己的母親,這種弒父戀母的情結被弗洛伊德稱之為俄狄浦斯情結。俄狄浦斯情結一個重要面向就是對父親的嫉妒、恐懼,以及轉而對父親的反抗與仇視。

漢武帝29歲接近而立才有皇太子,幼年、童年、少年、成年之初的衛太子都受到了漢武帝關懷與寵愛。然而逐漸成人的衛太子,開始出現一些與父親不一致的性格特征、政治取向,使漢武帝覺得氣質不像自己(“不類己”),矛盾由此漸生,這也是史書中最隱晦的地方,這近十年的時間里,史籍中再沒有衛太子的活動記載。父子互不信任、溝通不暢引起朝中別有用心的勢力集團的警覺,慢慢地向衛太子發起了一浪比一浪高地輿論讒害,終于在征和年間集中爆發。當久病纏身、相信巫蠱害己、江充佞權、太子匆忙起事等多種因素作用下,漢武帝也無法理性地通盤考慮,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事態朝著不可預計的方向發展。太子自殺以后,新上任的丞相劉屈氂、貳師將軍李廣利等為首的擁戴昌邑王劉髆的勢力也用巫蠱詛咒自己早死,才讓漢武帝徹底明白,晚年自己聽信讒言、疏遠太子致使父子關系僵化、溝通不暢,被小人利用,導致國本喪失,引發朝局震蕩。如此以來,漢武帝對自己的過失應該是有著清醒地認知,當思念、悔恨、憤怒齊聚在這個年近古稀地老年政治強人身上,“父子之間,人所難言也”飽含了多少思量和情緒!

漢武帝“大感寤”后不久,就將江充全族、北地太守全族殺死,燒死了蘇文,這些都是衛太子遭難時的有功之臣,不僅如此,還建造了思子宮、歸來望思臺憑吊太子。不過,漢武帝畢竟是帝國的掌舵者,他雖然有悔過之舉,但并未親口承認在巫蠱之禍中自己存在重大過錯,也沒有給衛太子公開平反。正因此辛德勇先生說上述追悔太子的措施只不過是裝點、掩蓋自己尷尬行徑的門面事罷了。此語不錯,漢武帝畢竟沒有為太子作最重要的政治平反,但“父子之間,人所難言也”的話和上述行動也表明漢武帝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引發的太子遇難,他不是沒有勇氣承認過失,而是環境逼迫他不能承認錯誤,因為比起承認自己的錯誤、為衛太子正名更重要的是先確立自己的皇位繼承者,畢竟年屆70的漢武帝身體已經垂垂老矣,江山身后事,正是他要即刻考慮的。

漢武帝經過衛太子巫蠱案件、劉屈氂巫蠱案件看清朝野局勢后,可選擇的皇子也就只剩下燕王劉旦、趙鉤弋夫人之子劉弗陵,劉旦早已成年,且好游俠,做事魯莽,漢武帝很不喜歡,那么繼承人只有劉弗陵可供選擇了。皇位爭來爭去,到最后落到了一個四五歲小孩子的頭上,有學者就認為是趙鉤弋夫人這一派全程幕后策劃了巫蠱之禍,以此來樹立劉弗陵為新君。從歷史進程看,這種推測有道理,趙鉤弋夫人為首的勢力從中肯定少不了到處運作,但從政治事態發展來看,確立劉弗陵為新的繼承人應該是漢武帝綜合考量的結果,比如說,他在消滅劉屈氂為首的李氏勢力之后不到一年,就公開聲稱劉弗陵與自己氣質頗為相符(“類己”)。

漢武帝垂死之際,方士諫言說,長安城監獄里有一股神秘的天子氣。漢武帝立即派人前去,下令不分罪責輕重一律處死。漢武帝并不知道皇曾孫劉病已就在其中,等來人到達搜查時,當時負責管理監獄的丙吉以皇曾孫在此拒絕開門。漢武帝聽到后“亦寤,曰‘天使之也’”(《漢書》卷74《丙吉傳》),這是漢武帝在巫蠱之禍中第三次發出感嘆、感悟。漢武帝聽到皇曾孫被暗中保護,本來升起的殺機一下子破滅了,發出了這是上天旨意的感嘆!不僅豁免了劉病已,還因此大赦天下。這樣的感悟未必是漢武帝對巫蠱之禍的全盤感悟,倒像是“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無奈,甚至帶有一了百了,不計身后江山社稷的意味。

歷史學者的本職是以怒目金剛的專業態度處理問題和史料,用理性思維引導出的結論,盡量不夾雜私人情感和感性判斷。然而歷史中存在著大量的偶然、非理性,這就要求歷史學者從最基本的人性倫理、生命體驗出發,理解人物、事件背后的人倫感情。漢武“三寤”發生于巫蠱之禍三個不同階段中:壺關三老上書“感寤”,是在太子逃亡后,漢武帝對父子刀光相見的困惑、太子歸來后如何處置、這場未料的行動價值如何的疑慮,當太子自殺造成漢武帝道義上的弒子后,武帝也采取了封賞功臣的對立做法,可見,此時武帝“感寤”還只是對太子起兵的震驚,基本不涉及對自我的反思,也沒有徹底意識到自己晚年寵信佞臣、偏聽讒言致禍的過失;待到處理完丞相劉屈氂集團,武帝已經意識到了自己晚年過失導致儲君之爭,田千秋認準時機為衛太子申冤,得到了武帝的肯定,發出了“父子之間,人所難言也”的感慨,意味著漢武帝已經清晰地意識到自己晚年過失釀成大禍,但礙于皇威與政治形勢,也只是與田千秋在私下里發發感嘆,他自己并沒有公開承認錯誤,也沒有為衛太子徹底平反;垂死之時徹查“長安獄中天子氣”時“亦寤”,則是對自己死亡的無力、無奈,曾經的政治強人再也無暇顧忌死后的世界、權利與秩序,甚至只能聽人擺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轉】雄才大略的漢武大帝,該如何評價?
巫蠱之禍只為易儲,衛家慘遭族滅,漢武帝:朕發起狠來兒子也不認
秦漢之巫蠱之禍(三十九)
田千秋: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成功地阻止漢武帝走向毀滅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帝王,逼死自己的太子,然后偽善地表演父愛
他本是一普通守陵人,替太子喊冤后,因長得帥氣被封為大官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台县| 淳化县| 海原县| 盈江县| 鹰潭市| 定州市| 天门市| 宁武县| 石狮市| 中宁县| 连山| 靖安县| 广南县| 康保县| 即墨市| 普安县| 耿马| 巴彦淖尔市| 仁化县| 宁强县| 藁城市| 海盐县| 新竹县| 常熟市| 玉田县| 固原市| 汾西县| 吉木乃县| 伊金霍洛旗| 武冈市| 泸溪县| 云安县| 上林县| 玉环县| 昌平区| 镇沅| 广元市| 潢川县| 宿州市| 宽甸| 吉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