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貸款買房應該是大多數購房者的選擇。幾十年辛辛苦苦的還完了房貸,是不是大家都松了一口氣,以為不用過著每天睜開眼又欠銀行幾百上千的日子了。可是,你知道嗎?如果你只是還完了房貸,沒有這樣做的話,你的房子還不是真真屬于你的。
幾天前,房產吐槽哥一朋友和本人訴苦,咬了牙過了十幾年節衣縮食的還貸的日子,最后,居然房子還不是我的。
事情是這樣子的,2005年的時候小王貸款買了套房子,三年前終于還清了貸款。由于小孩已經長大,到了上初中的年紀了,打算換個大戶型,方便一家人生活。上個月,看中了一樓盤的房子。于是,交了新房定金,并找好了下家準備推掉老房子。
價格什么的都談好了,雙方去過戶的時候卻被告知老房子還抵押在銀行,小王沒有權利進行過戶。
他當場就愣住了,這是在逗我玩么?打聽以后,才知道原來他的房產證在買房后就辦好了,開發商把他的房產證在銀行做了抵押,他也簽了字,但是在還完貸款后沒有去做解凍這個步驟。
原來,在還完貸款后,還需要到相關部門注銷,只有注銷了抵押登記才可以再次進行交易。如果還有擔保的,還需要去撤銷擔保登記。
事實上,這并不是個例。現在,很多購房者都是辦理了貸款來買房的,其實當我們獲得借款的時候等于說是把房子進行了抵押。如果是銀行還好,不存在太大的風險;假使是找的民間融資公司貸款,就存在一定風險了,記得一定要去解押,特別是放款方并不會主動提醒你這一點,第一次貸款的朋友要注意了。
一般來說,辦理的流程分為:首先,先去放款方注銷房屋抵押的手續;其次,去保險公司辦理保費的退還;最后,還要記得找開發商辦理押金退還的有關手續。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過程中,還有一些事項需要注意。假如是貸款過程中,房產證就辦理下來了,就只需要去銀行注銷抵押就行了;假如是還完貸款還沒有拿到房產證的話,則需要拿著銀行的證明去有關部門辦理了。
雖然各地可能細則有所不同,但是基本上辦理過程中都需要用到這些材料。比方說,身份證、戶口本、購房合同、購房發票等相關資料。
通常銀行為客戶辦理貸款的時候,都會做一個記錄。如果沒有去注銷,你還了貸,房子也不歸你所有。因為這個記錄相當于是標注了房子被典當,不能交易或再次進行抵押貸款。
另外,房產吐槽哥還提醒大家在買賣二手房的時候,除了房產條件、小區配套等因素,還要查看房屋的抵押情況,不然看了也白看,過不了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