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關于漢武帝接了漢景帝的班一直存在眾多爭議……
漢景帝有眾多兒子,而漢武帝劉徹一開始并不突出,其母出生也不高貴,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平平無奇,有沒有家族背景的孩子就順順利利的接了漢景帝的班,當上了漢朝的皇帝,而且還在歷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筆……
可謂是令人贊嘆不已……
我們先來看看史書上對于漢武帝老爸漢景帝的評價,可以說是褒貶不一,有人說漢景帝是十分難得可貴的治理人才,在位期間使得西漢繁榮穩定、百姓安居樂業,為漢武帝后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又有一種說法是在漢景帝溫和的外表下其實有一顆喋血的內心,他重用賢臣,然后兔死狗烹、過河拆橋,讓人心寒不已。
但是在傳位方面,漢景帝也顯得有些出爾反爾和過分冷血,那他又是為什么把皇位傳給漢武帝劉徹的呢?
①一號接班人:梁王
漢景帝曾答應竇太后,將皇位傳給弟弟梁王
漢景帝確實在位期間十分賢能,他能有今日,也多虧自己的母親竇太后。可是老人年紀大了后都比較喜歡小兒子,疼愛老幺,都太后自然也不例外。且梁王有賢王之名、廣袤的封土和在平定七國之亂中立下的赫赫戰功,再加上漢景帝的正妻薄皇后一直沒有兒子,宮中無嫡長子,所以竇太后就有心讓漢景帝在百年之后傳位給梁王。
漢景帝一半為了母親,一半考慮到漢室江山,確實傳位給弟弟也沒什么不可以的,也就默認答應了。
漢景帝當初確實也是如此想的,可是后來他漸漸不想將皇位傳給梁王了,一是覺得不符合傳位制度,自古只有傳位給子傳位給孫的,沒有說傳位給弟弟的。
而且自己雖然沒有嫡子,但是有16個兒子啊!如果梁王稱帝,那這16個兒子會不會有好下場?
于是作罷,讓一些股肱大臣去說服竇太后,竇太后自知理虧,也就同意了,于是賢能的梁王就此與儲君之位遙遙無期。
②二號接班人:劉榮
漢景帝的正妻薄皇后因為沒有生兒子,所以漢景帝十分不喜歡她。他比較寵愛栗姬,于是立栗姬的兒子劉榮為太子。劉榮雖然沒有什么突出的才能,但是也是中規中矩的一個孩子,沒有什么過錯。
但是劉榮不走運,有一個智商和情商都不太高的老媽……也就是栗姬。
當時竇太后的女兒館陶長公主劉嫖想把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嫁給太子劉榮,可是這個栗姬卻看不慣館陶公主的作風,拒絕了這門親事。
要知道館陶長公主的地位很高,在竇太后和漢景帝面前說話很有分量的。栗姬這不知天高地厚得罪了她,她十分生氣,于是經常在竇太后還有弟弟漢景帝面前說栗姬的壞話。。。。時間一長,這漢景帝難免心里扎了根刺…………
又因為栗姬實在是太笨了,最終把眼看著就到嘴的鴨子給飛了。。。。
③三號接班人:劉徹
劉徹能當上皇帝,其中劉徹的老媽起了很大作用,劉徹的母親王夫人不像栗姬那么傻,王夫人十分聰明,與館陶長公主走的很近,于是館陶長公主就想把女兒陳阿嬌價格劉徹,王夫人一口答應!
于是6歲的劉徹與10歲的阿嬌就訂婚了。
劉徹遺傳了他老媽的高情商,十分聰明,說話逗人喜歡,長得更是一表人才。他說以后要打造一座金子做的屋子給阿嬌,所以“金屋藏嬌”這個典故由此而來。
館陶公主聽了這話很高興呀…………
既然劉徹是館陶長公主的女婿了,所以她自然很花心思,更加努力的再漢景帝面前說栗姬的壞話以及太子劉榮的壞話,假話多聽幾遍也就是真的了。
于是漢景帝就廢掉太子劉榮,廢掉薄皇后的后位,尊王夫人為皇后。
這里面可有館陶長公主很大的功勞,不然劉徹就不會這么輕易的被立為太子。
如果說老媽給劉徹鋪的路都是一些催化劑,那劉徹自身的優越條件就是關鍵。
劉徹最開始叫劉彘,也就是豬的意思,可是呀這劉徹實在是太聰明了。
劉徹從小十分聰明,而且能說會道,記性很好,能過目不忘,漢景帝越看這個孩子越喜歡
讓漢景帝對劉徹刮目相看,于是便有心栽培兒子劉徹,最終將皇位傳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