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而不死謂之賊,這句話,人們在解釋時,喜歡引經據典,說這是孔子說的啊,什么禮義啊,就是不碰它的本意。其實哪有那么多典故。人來世間,少應長,長大了便順應人生的規律,該勞作勞作,該干事干事。要娶妻生子就娶妻生子,該享受生活享受生活。盡量按生命規律走完人生旅程。老了,該死便死,不要為了留戀人世,一味垂死掙扎,茍延殘喘。如果死不去,又活不好,還要用孝道一個倫理道德的綱常繩索,捆綁兒孫,拖累家口,強求社會照顧,白白消耗社會資源地好死不如賴活著,便似賊一樣可恥可惡了。須知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榮枯有序,代謝自然。假如世世代代人都不想死,不愿死,后來的人哪有生息空間?所以人這個物種,還是應像草木,百獸,花鳥蟲魚一樣自我淘汰。在淘汰不了自己時,也順其自然地活著吧。但是千萬別抱怨,別生恨,認為社會怎么虧待你啊,兒孫又怎么不向你盡孝啊。要知道社會的負擔是很重的,兒孫們的負擔也是很沉重的。假使你連這個道理都不明白,還倚老賣老做一個寄生蟲,社會不會把你怎么樣,兒孫們更不敢把你怎么樣,可是你就比一個賊的性質沒什么兩樣了。話,是罵人的,殘酷的,但卻是宇宙間的真理啊!西方文明中,老人申請安樂死的例子已經有了。隨著社會進步,人們逐步提高生死觀的認識,我相信,我們國家也會在老人的生死觀選擇上突破法律和倫理禁錮。那時,這句大不敬的咒語,也就自然消亡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