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要分別針對戰后被東歐各國瓜分的原德國領土上的居民和在戰爭期間遷居到被占領國家和地區的德國人來看。
首先,二戰后東歐國境線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德國失去了東普魯士、西里西亞以及其他部分地區,這些土地分別被蘇聯、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獲得。對于這些國家而言,首先是出于戰爭造成的仇恨,無論是波蘭、蘇聯還是捷克斯洛伐克在戰爭期間都遭受了極為慘重的損失,特別是前兩國,而罪魁禍首就是德國人,在國境線發生變化后哪怕是處于最基本的厭惡,對于這些國家的居民而言,和過去的德國人做鄰居顯然是難以忍受的。
而且從統治的角度來看,如果繼續把這些德國人留在國內,他們很可能會因為各種歧視和仇恨成為“二等公民”,在這樣的環境下顯然這一族群將會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與其留在國境線以內讓雙方都不舒服還不如掃地出門干脆利索。
其次,由于德國在戰爭期間的“東方總計劃”,納粹希望將波蘭、白俄羅斯、烏克蘭和俄羅斯歐洲部分“德意志化”,為了快速消化這些戰爭成果,數百萬德國人也移居到了這些土地上,其中波蘭和蘇聯是最大的受害者。顯然,這些人扮演了殖民者的角色,在德國戰敗后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被允許繼續留在這些國家境內。
最后,考慮到德國曾經利用境外的德意志族群制造危機為擴張服務的黑歷史,主要是蘇臺德危機和吞并奧地利,這讓德國的鄰居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忘懷,特別是捷克斯洛伐克。為了徹底消除德國日后可能的借口,將這些人徹底趕回德國國內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