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三國時候的第一猛將當屬呂布無疑。
呂布(?-198),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今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鎮西北)人。原為丁原部將,被唆使殺害丁原歸附董卓,與董卓誓為父子,后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誅殺董卓。旋即被董卓舊部李傕[què]等擊敗,依附袁紹,又被袁紹猜忌,依附張楊。
呂布絕對是個酷男子。“護軀銀鎧砌龍鱗,束發金冠簪雉尾。參差寶帶獸平吞,錯落錦袍飛鳳起。龍駒跳踏起天風,畫戟熒煌射秋水。”簡直是一個天外來客也。呂布生得器宇軒昂,威風凜凜,再配上那匹赤兔寶馬,手執方天大畫戟,不用幾回征戰,光在那疆場上走一圈就能威懾眾人,英偉無比。我們可以想象得到當年呂溫侯在那漫天飛塵的戰場上揮舞著利戟,大喝一聲“拿命來!”的英雄氣概。
后人都說呂布有勇無謀,并且一味地背叛主子,是為不忠不義也。
我認為不能說他無謀,只能說他城府不深,在當時那個群雄爭霸的歲月里,到處可見的是洞悟世事,老謀深算的人。像他這樣一個年輕氣盛的毛頭小子根本就不是那些人的對手,所以呂布敗了,敗在他的任性上,更敗在他的勇猛上。當年呂布多次的背叛主子,確實有些不該,但也是事出有因呀。因為當年那些人對他毫無真誠,只是利用他而已,所以該殺的就殺他個痛快,此之為勇士也。
而在被殺之前,呂布求過曹操,他對曹操說:“明公所患不過于布,今以服矣,天下不足憂,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意思就是希望曹操留自己一命,讓自己在帳前效力,曹操有所心動。這時呂布又對劉備說:“昔日轅門射戟之恩未報,玄德何故不發一言相救?”,這個時候劉備卻說了一句要他命的話:“明公不見董卓、丁建陽之事乎”。
曹操立馬醒悟,想到呂布是一個背信棄義的小人,留著在身邊以后也會是個后患,而呂布臨死時就說了六個字:“是兒最叵信者”,就是告訴曹操,劉備才是最不可信的。在那樣一個群雄爭奪的年代,不用權術又怎么能夠立足于不敗,只是呂布太無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