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熱半天不喂孩子,母乳會發餿不如喝奶粉?
總是擔心孩子母乳吃不飽?
喂奶漏奶是媽媽氣虛?
8月1日起至至8月7日是世界母乳喂養宣傳周,記者從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寶安婦幼保健院等各愛嬰醫院了解到,母乳喂養的好處已基本成為共識,但在具體喂養過程中仍存在著不少誤導和干擾。專家表示,母乳喂養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需要家人的支持,需要友好的社會氛圍。
近日,30歲的江小姐捂著左側乳房走進深圳市婦幼保健院福強院區母乳喂養咨詢門診。她是一名二胎媽媽,二寶35周+就出生了,現在40多天大。剛出月子的她已經歷了兩次乳腺炎以及由此引起的兩次發燒和感冒。
她前來咨詢,是因為左側乳房有硬塊以及“奶水不夠”。她在國家級母乳喂養咨詢師、深圳市婦幼保健院主任護師冷秀蘭的要求下,填了一張表格,包括喂奶次數、是否添加奶粉等信息。
江小姐說,因為寶寶未到預產期出生,家人都覺得孩子吸奶太費勁兒了,她是用吸奶器把奶水吸出來放到奶瓶里給寶寶吸的。剛開始那幾天,吸出來的奶水特別少,孩子又睡得不是很安穩,奶奶認為孩子沒吃飽,所以每天晚上睡覺前給寶寶加一次奶粉。
“有一種奶水不夠,叫做奶奶或姥姥覺得你奶水不夠。”冷秀蘭說,像江小姐這樣的例子非常多。作為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孕婦學校的資深講師,她經常建議孕婦叫上婆婆、媽媽和老公一起來上課。“你很難想象,最愛孫子的奶奶是純母乳喂養的主要障礙。”冷秀蘭希望老人家們知道,新生兒的胃容量非常小——出生1天的嬰兒胃容量只有5~7ml,也就一粒小玻璃彈珠那么大;而出生5~7天的孩子,胃容量也就43~47ml,也就一個乒乓球大小。嬰兒2周、6周、3個月大時,母親有時會出現奶量不足的情況,但這是正常現象,嬰兒的需求量大了,就讓他/她多吸,兩三天后乳汁量和胃容量就能達到平衡。
像江小姐這種情況,冷秀蘭認為是媽媽產出了足夠的奶水,但因為添加奶粉,奶水沒有被寶寶吸掉,所以造成了堵塞,就形成了乳房硬塊。
母乳喂養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為什么現代人母乳喂養需要學習?冷秀蘭說,那是因為現在干擾因素特別多。除了奶奶和姥姥,受利益驅使的商家和一些機構也在干擾正常的母乳喂養。
“母乳的分泌和嬰兒的需求一般情況下是能保持供需平衡的,但現在吸奶器成了很多媽媽哺乳的標配,吸奶器的使用可以說破壞了供需平衡。”冷秀蘭說,有的媽媽覺得乳汁產多了,吃不完會堵,于是用吸奶器吸出來保存;有些是覺得奶水不夠,想用吸奶器多吸一些出來給寶寶吃;有些是認為孩子吸奶太辛苦……使用吸奶器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實際上大部分情況下并無必要,以江小姐為例,雖然寶寶是35周+生產,但體重等各方面正常,自己吸吮對嬰兒對媽媽都有利,使用奶瓶容易導致嬰兒不愿吸母親乳房、母親乳房腫脹等問題。
冷秀蘭認為,寶寶是最好的開奶師、疏通師、治療師,媽媽們請所謂的催乳師需謹慎。催乳有一定的作用,但正常情況下,99%的人母乳是足夠的,并不需要人為干預。而一些催乳師的暴力按摩方式,更是有害無益,容易使乳腺受損。“很多新手媽媽問我,喂左邊時右邊漏奶,我家月嫂說我氣虛,是這樣嗎?”冷秀蘭稱這是身體的正常反應。
“母乳喂養是需要專業指導的,有產科的醫院都會有孕婦學校,我認為孕婦一家都應該去學習,避免一些‘經驗之談’影響哺乳。曾經有個媽媽向我咨詢,說自己中午辛辛苦苦從單位趕回家給孩子喂奶,奶奶卻說天氣熱,加上半天沒喂,乳汁肯定都餿了,不如喝奶粉。”冷秀蘭希望媽媽們堅持學習,并做到“我哺乳我做主”,不要輕易亂了方寸,失去主張。嬰兒六個月前盡量堅持純母乳喂養。
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婦女健康中心主任龔林認為,母乳喂養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需要家人的支持,需要專業人士的指導,需要友好的社會氛圍。
文/廣報全媒體記者鮑文娟 通訊員深衛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