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
古今圣賢都具大氣度,遇重大事件時,沉著淡定,舉重若輕,應對自如。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書法作品是出自晚清三代老臣翁同龢的一副對聯。
翁同龢
李鴻章對這幅對聯極為推崇和喜歡,不僅親手將其寫下來,還把它懸掛于自己書房最醒目處。
李鴻章如此喜歡這幅對聯,主要得益于其老師曾國藩。
曾國藩給李鴻章最寶貴的人生經驗,便是靜氣二字。
曾國藩說:“心靜則體察精,克治亦省力。
意指:心靜能夠體察事物的本質,發(fā)覺事物的精微,處理事情也能夠省力,即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書法名家肖宏亮先生 每臨大事有靜氣 書法作品 手書真跡
一個人內心不靜,很難真正思考問題,做人做事也一定會浮躁。
心靜,不僅是一種修養(yǎng),更是一種智慧。在大事當前,臨危不亂,自能生成無限智慧,化解困難。
老子說,“靜為躁君”,“靜”是去“躁”的良方。
書法名家肖宏亮先生 每臨大事有靜氣 書法作品 手書真跡
人到中年,見聞增多,閱歷漸豐,人脈豐富,辦事有方,這是好事;但同時人也變得思慮過重,欲望太多,精力分散,神志紛亂,則又不是好事。
如何讓復雜變得簡單,紛亂變得清晰,分散變得集中,讓心神變得清澈?
這更需要靜下心來。
書法名家肖宏亮先生 每臨大事有靜氣 書法作品 手書真跡
看大千世界,繽紛繚繞;看茫茫人海,潮起潮落。忙碌穿梭的腳步中,只有內心保持安靜狀態(tài),才能冷靜思考,正確判斷,平和處事,坦然地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zhàn)。心靜是人生的一種從容之態(tài),是精神不可或缺的園地,它促人思考,給人以智慧和力量。
懂得在世俗中保持一顆平靜的心,方能在這充滿激流的社會中前進。
如果對我們的書法作品感興趣,可以手動戳戳文章末尾的 了解更多 鏈接哦
希望我們的文章對您有所幫助,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