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的李大媽,近期變得十分猜疑,處處懷疑老伴有私情。無論是長得標致的廣場舞中年老阿姨,還是長得不怎么樣的農村老婦,她通通都懷疑和老伴有私情。起初家里人只是覺得李大媽想得有點多了,不怎么為意,但是后來李大媽猜疑的心思越來越嚴重再加上了出現了忘事的特征,后來帶去醫院檢查才發現,原來李大媽是得了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老人癡呆”。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神經內科劉軍教授指出,廣州每年患有老年癡呆癥的人數不斷上升,然而其治療率僅僅為百分之11。其中,65歲以上的老人,患病高達百分之4.8,而80歲以上的老人,患重病高達百分之20。這數字的不斷激增的背后,其實都暗示著人們對阿爾茨海默病認識的缺乏。
如果家中老人出現以下幾個信號,那家人就要警惕了。
1.記憶力逐漸衰退
記憶力出現衰退是老年癡呆癥最為典型的癥狀之一。剛開始,患者可能只會出現輕度的忘事,例如最近的事情老是記不得,出外沒帶鑰匙等等。但到了后期,記憶力衰退就變得越來越明顯,例如大小便失禁、不認識熟悉的人等等。
2.說話找詞困難
說話找詞困難是老年癡呆癥另一典型特征。主要體現在說話嘮嘮叨叨、找不到合適的詞語、空話連篇等等。
3.書寫困難
老年癡呆癥患者因記憶出現障礙,從而也導致了書寫出現困難。通常表現為書寫內容詞不達意,字體扭曲等等。
4.性格大變
部分人群在患上老年癡呆癥之后,性格會出現大大的轉變,例如家中的老人從以前的井井有條、性格大大咧咧,逐漸轉變為丟三落四、猜疑、暴躁等等現象。
5.運動出現障礙
不少老年人患者到了中后期,就會逐漸出現運動障礙的情況,大多表現為動作笨拙,經常進行無目的的勞動。
年癡呆癥對人們生活會造成很大的影響,那我們如何做才能避免它的魔掌呢?
1.聽聽歌
日常生活當中不妨抽空聽5到10分鐘的舒緩音樂,且在聽音樂的過程中做到思緒放空。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優美的曲子能夠使大腦分泌一種快樂激素——內啡肽,可以促使大腦得到放松和休息,延緩大腦衰老速度。
2.保持良好心態
保持良好心態是預防老年癡呆的關鍵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事情應該找準適當的發泄方法,對于上了年紀的人群,應該對望外界走走,找找人說話,別把不愉快的事總放在心上。
3.養成良好的興趣習慣
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發現,良好的興趣愛好能夠有效減緩大腦的衰退。中老年人可以多找一些有趣的事情進行學習,例如下棋、廣場舞、太極都是一些比較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