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智商跟手有關系?看到這個命題是不是覺得有點不可思議?這可不是信口開河,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就說過,兒童智力的發育體現在手指尖上。新生兒出生后會有阿氏評分,里面有一項很重要的能力,就是肌張力,俗稱孩子的抓握能力,這也是評判孩子是否發育正常的重要標準之一。
寶寶小手很靈活,大腦智力發育更好
寶寶的發育,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精細動作,另一個是大動作,而精細動作中最重要的就是手指的靈活性,我們人體每個部位的活動,都會對應大腦相應的區域,手指雖然小,占用的神經元卻非常廣泛,在大腦皮層中,手指的運動中樞就占據了很大的區域,有研究顯示,寶寶每活動一根手指,大腦的血流量就會增加,所以手的靈活性是大腦發育更好的體現。
手指觸發智商潛力的小信號,你都知道嗎?
0-1個月的寶寶
剛出生的寶寶,小手會有抓握能力,比如觸碰到手的時候,會自動打開,并握住你的手,有時候往上提,他的身體跟著你往上移動,媽媽摩擦孩子的小手,多觸碰他的手心手背和五個手指頭,會讓觸覺更加靈敏。
2-3月齡
兩三個月的寶寶,手會半張開,試圖去主動抓握一些東西,但往往判斷力不夠,協調力不夠,抓不準,媽媽可以讓他抓握不同材質的玩具,塑料硅膠的,金屬的,木頭的,促進精細動作的發展。
4-6月齡
四五個月的寶寶,手指表現得很靈活了,開始雙手抓東西,并放在嘴里,抓握上也更有方向感,這個階段可以把玩具從小到大,從遠到近,訓練寶寶的準確性和協調性,可以把玩具懸著,或者主動給寶寶一些可以可以換手、撕拉的東西,讓他嘗試。
7-9月齡
在這個年齡段,寶寶能夠把東西拿起來,也成為了破壞大王,由于開始添加輔食,孩子更喜歡抓一些軟軟的,黏膩的東西,讓他們更有感覺,經常把食物弄得到處都是,這是孩子在體驗控制力的樂趣,看到物體從一個形狀轉換成另一個形狀,孩子的好奇心被激發,媽媽可不要嫌煩哦。
10-12月齡
寶寶的小手已經很靈活,可以嘗試拿起放下的動作,也可以嘗試翻書,把東西放進去,拿出來,可以試著讓寶寶抓握一些東西,比如水壺,飯勺等,孩子還有了飛吻和揮別的動作。
兩歲時
寶寶在兩歲時,會對涂涂畫畫感興趣,媽媽可以給孩子一張紙,讓他們盡情地嘗試,不必追求拿筆的姿勢,只為培養興趣。
三歲時
寶寶的抓握能力更好了,可以握著筆試圖寫字了,可以涂顏色,寫簡單的數字,這些能夠刺激皮膚的神經末梢,使觸覺系統更加發達,從而促進大腦發育。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
來源: 龍寶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