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聊家長和孩子有效溝通的話題。很多家長都拿孩子聽不聽話來衡量孩子,其實,這對孩子來說,并不公平。他也許并不覺得,你說的、你做的、你的想法、你的決定就是對的。因此,想讓孩子跟你保持良好的溝通,理解你、接受你,真的很重要!
而要保持好的溝通,父母就要做出表率。無論怎樣生氣、憤怒,這些話真的不能跟孩子說。
一個是:有能耐你就哭!看你哭到什么時候!
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我放棄和你溝通,你自己唱獨角戲吧。這樣下去,問題其實也沒有得到解決,充其量就是孩子的情緒得到了宣泄。家長的言傳身教也會導致孩子有樣學樣,一遇到問題就放棄溝通。
還有一個是:你要是考100分,我就給你買什么什么!
任何人都需要鼓勵,成年人也不例外,但是關于學習成績與物質獎勵這件事,很容易導致孩子不明白為了什么而學習。短期內看,一定的物質鼓勵會讓孩子有學習的動力,長期看,孩子沒有學習的內動力,就會影響他對學習的正確態度,很不利。
在生活中,經常能聽到家長對孩子說:你太小,弄不了,我來給你弄!家長愛孩子沒錯,但是這么做,往往會剝奪孩子探索世界,自我成長的機會。不要忽視孩子的能力,他們往往比我們想得還能干。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孩子往往就是家長包辦造成的!家長一定不要再犯這樣的錯誤啦!
大部分家長都特別希望孩子聽自己話,如果孩子不聽話犯了錯,吃了虧,很多家長就會說:看!這就是你不聽話的結果。其實,與其通過這件事來維護或者加強自己的權威,不如和孩子分析一下,為什么說這樣不行,這次明白原因了吧!這會讓孩子更加信服,無論大人還是孩子,真正明白事情的原因、結果才能明白規則、遵循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