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在以前,校園暴力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陌生的字眼。但是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校園暴力卻成為了我們非常熟悉的詞匯。尤其是近幾年來,“校園暴力”這四個字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面前。這種種跡象,無不意味著校園中所存在的“罪惡”。
我們都曾天真的以為,學校僅僅是教人育人的地方。哪曾想過,校園有一天也會成為毀掉一個孩子的場所。
又不少的父母,會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可能會受到校園暴力。然而,在我們所能了解到的校園暴力受害者中,絕大多數的孩子都選擇了隱瞞父母。甚至是對自己所承受過的苦,絕口不提。
很多家長不理解,孩子為什么不愿意跟自己傾訴。其實,孩子不是不愿意說。只是因為有很多客觀的原因,限制了孩子傾訴的欲望。比如說一些孩子在告知父母自己受到欺負后,一些家長會埋怨孩子為什么這么懦弱;也有一些孩子在告知家長自己的委屈后,家長只是簡單的開導了一下,并未把這件事當作一個重要的事情來放在心上。所有的這些客觀因素,都會讓孩子覺得即使跟父母說了,也并不能改變什么,甚至覺得毫無意義。因此,有很多孩子在遭受校園暴力后,都選擇了默不作聲,獨自承受著外界所給他帶來的痛苦。
其實,當孩子遭受到校園暴力的時候,家長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毫不夸張的說,家長的反應態度,決定了日后孩子的心理發育健康。因此,家長一定要給予孩子一個健康的反饋,才能真正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比如說,家長在得知孩子受欺負后,一定要告訴孩子這3句話:
1、 我知道,你很難過
孩子既然選擇了向家長傾訴,那么內心的壓抑一定已經到達了某種極限。因為不知道該怎么辦,所以才會去尋求自己最信任的人的幫助。這時,家長要做的就是理解孩子。家長不能感同身受,但是一定要明白孩子的難過。告訴孩子自己知道他很難過,讓孩子將壓抑在心中的情緒發泄出來,孩子會有一個更好的心態來面對這些事情。
2、 這不是你的錯
有不少被欺凌的孩子,都會在心里卑微的認為,自己被欺負是因為自己的懦弱,或者是不合群。但是,事實是什么樣的呢?不管性格懦弱也好,不合群也罷,這些都不應該成為他被霸凌的借口。因此,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這并不是他的錯,他也不需要覺得卑微、自責。這樣,孩子才能更正確的看待被欺凌這件事。
3、 我可以保護你
在這個世界上,家長是孩子們最信任的人,也是孩子們在遇到不可控的事情是,最愿意依賴的人。既然孩子選擇了告訴家長自己被欺凌,那孩子的內心也一定希望自己能夠被父母保護。因此,家長一定要擔起監護人的責任。告訴孩子,自己會保護他。這樣,孩子才更易勇氣去面對校園暴力這件事。
校園暴力聽起來,好像是很遙遠的事情。但是對于每天都生活在校園里的孩子來說,卻是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的事情。所以,家長一定要懂得如何幫助孩子走出校園暴力。這樣才能真正地幫助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來面對未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