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姓氏作為名字的代號組成部分,除了象征著一種血緣和家族的傳承之外,幾乎沒有什么特殊的含義。無論你姓張姓王還是姓李,大家都是一樣人,不會因為姓氏的不同而有身份地位的高低之分。然而在漢末到隋唐時期,不同的姓氏所享有的社會地位是有天壤之別的,一些名望高的姓氏,其社會地位甚至可以和皇族對等!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都以能夠跟這些姓氏中女子結婚為榮。在這些高貴的姓氏中尤以以下五個姓氏最為尊貴。
百家姓
一、崔氏
崔姓起源于姜姓,是齊國起祖姜子牙的后代,因為被分封在崔邑而以封地為姓。崔姓在齊國世代擔任重要官職。后來在政爭中失敗,南遷魯國。秦朝時,其后裔崔意如被封為東萊侯,他的兩個兒子承襲爵位,分別居住在博陵安平和清河東武城,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發展成為強大的宗族,隋唐時期發展到頂峰,并衍生出十多個支房,光在唐代,崔氏人累計出了29位宰相!現如今崔氏后人人口在全國排名74位。
博陵崔氏
二、盧氏
盧姓也是起源于姜姓,是齊國后裔,同樣以封地盧邑作為姓氏。盧氏的發達是從東漢大儒盧植開始的。他的兒子盧毓在三國時期任曹魏司空,位列三公,地位顯赫。盧毓的兒子和孫子都世代高官,到了北魏太武帝時期,盧氏已經成為了一流高門。到了唐代,盧氏先后有八位家族成員官至宰相。現如今盧氏后人人口在全國排名42位。
范陽盧氏
三、鄭氏
鄭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鄭國,其王室國滅后仍以鄭為姓,以故地滎陽為郡望。東漢末年,以鄭當時一脈的鄭渾、鄭泰等人為開始,逐漸發展為高門望族。歷經變遷入唐之后,鄭姓仍為望族。在唐代,鄭氏共有十一人為宰相,如今鄭氏人口在全國排名23位。
鄭氏三公
四、王氏
在中華百家姓中,王姓擁有最多的郡望,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王姓家族的超強繁榮。王姓也是最霸氣的一個姓,其本身就是由爵位而來,意指“帝王之裔”。太原王氏是王姓的肇興之郡、望出之郡,最早登上一流門閥士族的地位。她開基于兩漢之間,東漢末年的王允以他在國家、社稷上的力挽狂瀾而把這一家族推為天下名門。王氏雖貴為名門,但是在政治上主張“不王而王”的處世哲學,相對低調,不過其底蘊豐厚,詩禮傳家。到了唐朝,太原王氏這塊沃土中終于孕育出了王勃、王之渙、王昌齡、王維等一批頂尖詩人,形成大唐詩歌史上一個目不暇接的詩壇盛宴。王氏后人目前有將近九千萬人口,占據整個中國人口的7.4%,高居第二大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