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的第一首詞就是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只是那時由于年紀尚幼,并不清楚愁滋味,只覺得此詞讀來壓抑,就好像透不過氣來。
待到年歲稍長,再讀此佳作,心中感慨萬千,遂作此文與諸位共賞之。全詞如下: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五代 ·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此詞意為:我獨自一個人,默默無言地慢慢登上那冷冷清清的西樓,站在樓上,我看到天上的月亮就如同一把冷冰冰的彎鉤。當我把目光放低了一些,向前方看過去的時候,那棵孤孤單單的梧桐樹依然孑立著,此時,整個庭院幽深凄涼得很,冰涼的冷月泛著清冷的光,而這一切的一切,都被籠罩在清涼的秋色中。
心中紛繁復雜的愁緒就如同那亂麻線一般,絞在一起,剪不斷是因為愁緒多且埋根很深,理不清是因為愁緒復雜,整個人陷入一種無窮無盡、無法可解的煩惱之中,那些煩惱的情緒說來說去其實就是兩個字——“離愁”。那悠悠的離愁在心頭纏繞著,此中滋味,怕是很難有人能夠明白吧,此中無可名狀的痛苦,怕是很難有人能夠理解吧!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一詞是南唐李后主的經典之作,是亡國之君的愁思,而不是有些人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愁思。開寶八年,李煜成了亡國之君,被囚禁到了宋國。所以,他的愁思,不僅僅是自身的折磨,還有故國之思、亡國之痛,以及對故土之人的愧疚。此詞句句經典,值得人好好品味。
作這首詞的時候,李煜正被囚禁在宋國,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李煜夜半三更心思煩亂,睡不著覺,登上西樓,原本是想要排解心中苦悶的。不曾想,心中何物,所見益勝。他想起他曾經非常奢華非常自在的宮廷生活,頓生際遇反差太大之苦悶。這種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也只有有李煜這種切身經歷的人能夠寫出來。
先說詞上片,以一句“無言獨上西樓”將人物引入畫面,讓人就好像看到眼前出現了這么一個形銷骨立的亡國之君扶著欄桿慢慢地走上了西樓。因為愁苦,所以無言,因為孤寂,所以獨上,簡簡單單一句話,就勾畫出了一個孤寂凄婉之人的形象,堪稱開篇之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