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很高興能夠跟這位孩子媽媽聊聊這個話題。我叢兩個方面說說吧~一個是孩子自身的心理發展,另一個是跟二寶的關系。
先說孩子的心理發展。三歲孩子正是一個人形成個性的第一個初顯期,正所謂三歲看大。孩子撒潑打滾要東西,哭喊大鬧拒絕吃飯,這是因為孩子在拒絕和提出要求之前,就已經在心里對不理想的結果產生了預期,于是孩子就按照這個心里預期去實施行為和情緒。破解的辦法就是要給予孩子一定的滿足,不是孩子要了才滿足,而是在孩子沒有要求的時候就提出要給孩子滿足感。我舉我家孩子例子。小孩子都喜歡和飲料,我家孩子也不例外,尤其園區里面幾個小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家里會在她不經意間問孩子想不想喝飲料。剛開始每次她都不放過這樣的好機會不過,沒多久,她對飲料的口欲滿足了,后來自己跟父母要白開水喝,很少喝飲料啦。滿足是為了讓孩子不擔心會失去,壓抑欲望才是最大的誘惑。
第二個是跟二寶的關系。在兩個孩子年紀相差較小的情況下,手足間競爭是非常正常的。一般來說,家庭教育要給兩個孩子樹立同等的規。例如,一個玩具,誰先拿到手里誰先玩。而不是讓老大讓著老二。如果總讓老大讓著老二,孩子之間的情緒將更大。如果兩個孩子年紀相差較大,大孩子發展出了內疚感,那么可以讓大孩子決定誰先來玩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