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歷史中,出現了幾百個皇帝,這些皇帝都各有特色,有的很昏庸殘暴,有的則是愛民如子的明君。所以筆者今天想跟大家聊一下古代愛民如子的4個皇帝,相比較而言,唐太宗和康熙皇帝跟他們4個相比,在愛民如子方面,還是有點遜色的。
第一個是劉洵。
也就是漢朝的漢宣帝。劉洵小的時候,一直在民間生活,所以非常了解民間疾苦。當上皇帝之后,以民為本,是他基本的準則,加上自己的勵精圖治,所以一度將漢朝的國力推向了一個新的巔峰,甚至超過了文景之治和漢武盛世。
第二個是劉秀
劉秀是東漢王朝的開創者。他的經歷跟劉洵有點相似。小的時候家境貧寒,以務農為生。所以對于民間的疾苦感同身受。當上皇帝后,不忘初心,仁慈愛民!
所以,古代很多人對劉秀的評價很高,比如“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矣”;“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皇帝”。這種高度贊美在古代帝王中確實比較少見。
第三個是趙禎
說到宋仁宗趙禎,很多伙伴可能立馬會想到“貍貓換太子”的故事。趙禎小時候的經歷確實比較坎坷,但他沒有流落在民間,而是成長在宮中。
宋仁宗之所以能做到愛民如子,就是跟他坎坷的人生經歷有關。所以他善待百姓,善待忠臣。比如包拯為了諫言,曾將吐沫星噴到皇帝的臉上,皇帝也不生氣,還自己悄悄擦掉。
乾隆皇帝對宋仁宗也比較崇拜。他曾經說最佩服的三個帝王,一個是爺爺康熙皇帝,一個是唐太宗李世民,一個是宋仁宗。
第四個是朱佑樘
朱佑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是個好皇帝,一生只娶一個妻子,就是只愛他的皇后。這在古代帝王中是非常少見的。
朱祐樘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儉,不近聲色,勤于政事,重視司法,廣開言路,愛民如子。只可惜英年早逝。在位18年,三十六歲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