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做過這樣的夢:
一泡尿憋得膀胱都要爆炸了!
可就是找不到廁所
意外發現了一個僻靜無人處
按捺住內心的狂喜
趕緊扯下褲頭馬上“放水”
頓時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忘我境界
燃鵝,好景不長
尿完了!夢醒了!床單也濕了!!
要是你家娃常常尿床
你可別一笑而過
真有可能是病,得治!
不及時治,后果還會很嚴重哦~
10歲娃天天尿床,幾年都沒睡過好覺
剛被叫號,一名中年女子就沖進了診室,后面跟著一個低著頭、紅著臉的小女孩。關上門后,中年女子開始小聲地“吐苦水”,小女孩則始終一言不發。
原來,她是帶侄女小蘭(化名)來看病。孩子從小就有尿床的習慣,原以為大一些就會好,沒想到現在她10歲了還是天天尿床,有時一晚上還幾次。
為此,每天晚上8點后,家人就會要求她“只出不進”:只能排尿,不能喝水;晚上,他們還會定鬧鐘,到點就叫小蘭起床尿尿。
不過,這些辦法都沒有用,晚上她還是會“畫地圖”。換衣服、換床單、換被套,搞完一輪,一家人睡意也沒了。
煩歸煩小蘭的爸媽卻沒當回事總是覺得“孩子再大一些,就不會這樣了”細心的姑姑卻不這么認為小蘭的姑姑:
以前我侄女是一個活波可愛、人見人愛的小姑娘,可最近發現她變了,不愛與人交流、自卑、發脾氣、性格孤僻。而且尿床后身體濕冷,抵抗力低,最近老是發燒感冒。我想肯定跟尿床有關,醫生你可要幫幫她.....
排尿日記顯示——
小蘭每晚夜間總尿量約500ml(正常10歲孩子夜間總尿量約300ml),有明顯的夜間多尿癥狀。
結合尿常規、腎臟超聲等輔助檢查后,醫生給出了診斷:
原發性遺尿癥 原來,小蘭這10年尿床的“老毛病”,真的是??!經過醫生的精心治療,6個月后,她徹底擺脫了遺尿癥。找回自信的她,不僅身體好了很多,臉上也有燦爛的笑容,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進步。一家人也終于能睡個好覺了。一個幼兒園大班,遺尿癥孩子可能就有五六個
尿床看似是個小事,其實不然。
一般情況下,孩子在3-4歲開始會控制排尿。如果5歲以上的孩子,每周夜間尿床2次以上,且持續3個月以上,那就不太妙了。這是遺尿癥。
2017年發布的《中國兒童和青少年遺尿癥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5歲兒童遺尿癥發病率為15%~20%。這意味著,每30人的幼兒園大班里,大概就有5—6個孩子有尿床的問題。
雖然隨著年齡增長,一些患兒尿床的問題會自然消退,但仍有1%~ 2%的患兒癥狀持續到成人,而且遺尿的嚴重程度隨年齡的增長而加重。
曾有一位30歲上下的媽媽帶著6歲的女兒,參加深圳市兒童醫院的遺尿義診活動。媽媽吞吞吐吐地說,她自己從小就尿床,成人以后尿床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很擔心母女倆一輩子都會這樣。
遺尿癥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有極少部分的遺尿癥孩子,是因為泌尿系統感染、兒童腎病、神經系統疾病、兒童糖尿病等導致。但絕大多數兒童遺尿,主要是因為:
心理因素
突然入托、父母吵鬧、離異,母子長期隔離,黑夜恐懼受驚,造成孩子的精神緊張,均可導致孩子遺尿。還有些孩子一尿床,便會被責備甚至打罵,長期處于緊張狀態,也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遺傳因素
尿床可以遺傳。研究表明,父母中一方有遺尿病史,孩子患病幾率增加5-7倍;雙親都有遺尿病史的,孩子“中招”幾率增加11.3倍。
抗利尿激素分泌障礙
夜間分泌抗利尿激素是白天的2倍,在凌晨1~2時達到峰值,可使夜間尿量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遺尿的孩子,夜間分泌抗利尿激素水平低,不能把夜間的尿量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夜間產生的尿量增多,超過膀胱的容量,因此遺尿。
覺醒障礙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睡得太沉。臨床觀察發現,不少遺尿兒童睡眠過深,且不易喚醒,即使膀胱脹滿了也不能自己醒來。
膀胱功能障礙
正常兒童膀胱的容量是足夠大,足以放下一晚上產生的尿,不會遺尿。遺尿的孩子產生尿量超過膀胱的容量,由此而遺尿。
還有一些孩子,膀胱長期處于收縮狀態,一有尿馬上就尿,常有白天或睡前的尿頻、尿急甚至尿失禁。
缺乏排尿訓練
現在,不少家庭對紙尿褲的依賴越來越重,有的孩子一穿就穿到三四歲,造成孩子睡眠中排尿的習慣,久之積習難改,容易發生夜間遺尿。
尿床對孩子的傷害,僅次于父母離婚和吵架
調查顯示,近4成家長因為孩子尿床而責罵過孩子,但只有不到20%的家長帶孩子就醫。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就是尿個床,根本不算事兒。
錯!對于8-16歲兒童來說,尿床是第三大創傷性事件,僅次于父母離婚和吵架。
尿床不僅會嚴重影響患兒自尊心與自信心,還會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動孤僻等心理異常。
此外,長期夜間遺尿常常給患兒及家庭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影響患兒夜間睡眠,使得患兒不敢參與過夜的集體活動,并產生自卑心理,導致性格內向。
在這里,醫生要提醒家長們注意:
年齡越大,遺尿癥越難治
孩子得了這病
不僅得治,還得及早治,
否則會影響孩子一生
孩子總是尿床咋治?醫生教你四招
家有“尿床仔”,家長們都不會省心。有些家長總想找“特效藥”給孩子吃,快速治好尿床。在此,醫生告訴你:
千萬別輕信所謂的“偏方”、“特效藥”。
如果是因疾病引起的繼發性遺尿癥,治療好引發遺尿的疾病就能好轉;而占絕大多數的原發性遺尿癥,需要家長耐心地糾正生活方式、生活習慣,不一定需要吃藥治療。
來,掏出小本本,醫生給你劃重點了:
√ 養成良好的排尿、排便習慣
要讓孩子養成日間規律排尿(每日4~7次)、睡前排尿的好習慣,部分家長可以嘗試鬧鐘喚醒。
同時,建議多食用纖維素豐富的食物,每日定時排便,對伴有便秘的患兒應同時積極治療便秘。
√ 記錄排尿日記
家長要認真記錄“排尿日記”,以幫助醫生評估孩子遺尿的病情。
√ 調整作息習慣
? 規律作息時間,鼓勵患兒白天正常飲水,保證每日飲水量。
? 避免食用含茶堿、咖啡因的食物或飲料。
? 晚餐宜早,且宜清淡,少鹽少油,飯后不宜劇烈活動或過度興奮。
? 盡早睡眠,睡前2~3小時應不再進食,睡前2小時禁止飲水及食用包括粥湯、牛奶、水果、果汁等含水分較多的食品。
√ 獎勵機制
如果孩子尿床,家長不要去責備,反而應該多一些鼓勵,減輕孩子心理負擔。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家長應避免說教、訓斥以及在人前提起孩子尿床的話題,以免刺激孩子的感情,否則會加重孩子病情。孩子越怕尿床,往往越怕越尿。
深圳市兒童醫院是廣東省兒童遺尿癥診治定點單位,醫院遺尿診治協作組早在2016年就已成立。目前,醫院開設有兒童遺尿癥專病門診,有需要的家長可以預約掛號。
高曉潔主任醫師:周一下午;
馬頤姣副主任醫師:周三下午;
賈實磊副主任醫師:周六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