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原本以為自己的子孫起碼可以統治幾百年,只是司馬一族逐漸看準時機,迅速發展起來,所以昔日的曹家不再是他們的舊主而是他們的傀儡。司馬懿老奸巨猾,雖然當時曹丕還算是個明智的君主,但是他逐漸開始有了野心。以至于他的子孫的野心天下人皆知。小編今天要介紹的這個人就是司馬懿,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個和諸葛亮叫板的人究竟有怎樣的本領,孫權對他十一個字的評價,簡直是字字應驗了。
諸葛亮六出祁山,攻打魏國,他知道此時不攻打的話,以后就再也沒有機會了,因為魏國現在很是強大。司馬懿此時正在東邊打勝仗,然而西邊是諸葛亮的進攻。于是魏國皇帝趕緊將司馬懿派到了西邊抵擋諸葛亮的進攻。他不是一個愚鈍的人,他深知蜀國軍隊遠道而來攻打自己的國家一定是疲憊不堪,想要快些結束戰斗。于是司馬懿打定了主意不出去迎戰,而蜀國將領在諸葛亮的指示下,天天在城門下大罵司馬懿縮頭烏龜,甚至還將女人的衣服送給了他。
這是對一個男人莫大的侮辱,只是司馬懿相當冷靜,在短暫的憤怒之后,又回到了最開始抵抗狀態。于是諸葛亮沒能夠在有生之年完成自己的志愿,積勞成疾去世了。而司馬懿又是大功一件,成了太尉。后來,他又東征遼東,他立即判斷出遼東太守的計策,并且制定了計劃。雖然還沒有出兵,但是他早已經在腦海中做出了規劃,這才是運籌帷幄,因為知己知彼。
并且司馬懿并非妄下論斷,而是謹慎判斷,于是當他率領軍隊到達遼水的時候,公孫淵竟然真的在這里率領步騎數萬阻撓司馬懿過去,但是他聰明的沒有和對方做過多的交戰,而是甩開了敵軍。繼而攻打囊平,敵軍只得退守,于是敵軍一步步中了司馬懿的判斷,必敗無疑了。
孫權曾經說他是善用兵,變化若神,所向無前。可以說這句話真真地表現了司馬懿的特點。擅長用兵,并且出神入化,沒有遵守常規,不易被對方判斷,并且一鼓作氣,不拖沓。所以魏國落入司馬一族之手也是早晚的事情了。
原本天下三分沒有司馬懿的事情,但是他愣是將天下留給了子孫,雖然自己沒有稱帝,但是給子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樣的先輩才是典范。小編今天的故事就講完了,不知道大家對這個人有什么不一樣的評價嗎?其實,我們在平時生活中也要沉住氣,深謀遠慮,而不是急躁不堪。謝謝大家欣賞今天的故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