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我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開創了我國古代私人講學之風,門下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還有七十二之多。
孔子曾帶領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十三年,四處講學,將儒家思想廣泛地傳播于列國之中??鬃油砟暧中抻喠恕对姟贰稌贰抖Y》《樂》《易》《春秋》六經,其思想對我國乃至世界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孔子眾多弟子中,有名的也很多,比如有顏回、子路、子貢、子騫等等,他們為了儒家思想的廣泛傳播也付出了各自的努力。
那么,你知道作為和孔子并稱的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的親傳弟子又是誰呢?
老子李耳早年曾在周王室內擔任守藏室史(國家圖書館的管理員)。后來,老子看到周王朝越來越昏暗,就離開故土,準備西出函谷云游四方。
當時函谷關的守關官員是尹喜,其少時就好觀天文,并且愛讀古籍,修養頗為深厚。
一日,尹喜在樓觀之上凝視星空,忽見紫氣東來,其長三萬里,形如飛龍,由東向西滾滾而來,自語道:“紫氣東來三萬里,圣人西行經此地。青牛緩緩載老翁,藏形匿跡混元氣?!?/p>
尹喜久聞老子大名,心想莫非是老子將來?于是派人清掃道路四十里,夾道焚香,以迎圣人。
當尹喜看見一位白發如雪、其須垂膝,紅顏素袍的老者倒騎一頭青牛悠然而來。
尹喜仰天而嘆道:“我生有幸。得見圣人!”三步并作兩步,奔上前去,跪于青牛前拜道:“關尹叩見圣人?!?/p>
之后,尹喜引老子至官舍,請老子上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禮,待詢問老子欲出關西去云游,覺得很可惜,就想留住老子,并且,尹喜還對老子說:“先生想出關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p>
于是,老子欣然允諾,他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稱《道經》。下篇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故人稱為《德經》,合稱就是《道德經》。
老子留下《道德經》之后,便西出函谷關而去。尹喜得到《道德經》后,如獲至寶,終日默誦,如饑似渴。尹喜為解其奧妙,釋其玄理,又自著九簡,名曰《關尹子》,該書亦成為道家經典著作之一。
根據西漢文學家楊雄所撰《蜀王本紀》載:老子與尹喜臨別之時說:“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尋吾”。時隔三年,老子降臨此地,尹喜如約前來,老子稱贊他的成就,封其為無上真人,授予玉冊金文,證位玉清上相,為天府四相之一,居二十四天王之上,統領八萬仙士。
這樣,尹喜作為老子的親傳弟子,成為道家學說的最早傳播者,而他又是道教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莊子在《莊子·天下》里,把尹喜和老子并列,稱為“古之博大真人”。元順帝至元三年(1337年),元朝封尹喜為“無上太初博文文始真君”。
兩千多年來,道家思想在我國乃至世界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尹喜可謂是除了老子之外功勞最大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