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老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
可生活中有多少夫妻,用一輩子的時間沒能換來一個知心陪伴,卻折騰出來了一個“仇人”。
本來呢,趁年輕應該做點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好好經營自己的婚姻,培養好的夫妻感情,這樣一來等兩個人到老了,才能夠相互陪伴和照顧。
可為什么有那么多夫妻,最后都成了同一個屋檐下的陌生人。
到底是經營不善導致的,還是說婚姻,最后就只有這一個去處和結局,每個人都躲不掉?如果真是這樣,那當初為什么結婚的時候,我們都喊著要嫁給愛情呢?
姨姐說,撐起自己這段婚姻的,不是感情也不是孩子,而是責任。每個人都要過日子,真等到那一天你就會明白,和誰過日子其實都是一樣的。
很直接,她對婚姻的理解就是:搭伙過日子。
我表示很驚訝,直接反問:“你們可才結婚不到6年啊?”姨姐回我:“是啊!還不到6年,但早就沒有驚喜也沒有激情了。有的只是對生活的咬牙堅持,大家都進入了一種忘我的狀態,眼里只有生活。”
她還說,選擇愛情和沒有選擇愛情的區別,也就是前者在剛結婚后那幾年能過得甜蜜一點。
也許我們都錯誤的理解了婚姻,對婚姻抱有太過美好的幻想。所以在結婚以后,才會顯得大失所望,覺得它也就不過如此。
婚姻不是搭伙過日子,只是人間最現實的一種生活。它是平淡的,也一定是平淡的,所以你才會覺得,和誰結婚都一樣。
02
其實真的一樣嗎?當然不一樣。
你只是擁有了別人所羨慕的生活,但你又沒有體驗過別人的不幸,所以也感覺不到有什么不同。當你真的體驗了沒有感情的婚姻的那種煎熬時,你就會明白,自己的婚姻里原來有那么多的小確幸。
所以你要懂得珍惜,要學著把日子過得有趣一點。日子過得怎么樣,不在于日子本身,而在于你以什么樣的態度看待婚姻,又以什么樣的方式去品讀它。
聽一個中老年人說過的話,讓我非常有感觸:“夫妻倆在一起,年輕時都還好,結果年齡越大感情越僵和陌生,甚至都不用到年老時,就開始相互嫌棄了。”
我自己的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有時候也在納悶,怎么之前那么相愛,年輕的時候再窮再難,兩個人都還能好好的,等老了以后反而過不到一起去了,甚至發展成了生死仇人關系。
苦盡不應該甘來嗎?雨后不應該見彩虹嗎?
說出上面那句話的人,現在和妻子就是相愛相殺的一種狀態。比起“搭伙過日子”更難,兩個人儼然都已經不能好好生活了,甚至連好好說句話都成為了很奢侈的一件事。無休止的爭吵,讓兩個人身心疲憊。
彼此都很嫌棄對方,多看一眼就會打心里來煩的那種。
有時候,只需要一句稍微不中聽的話或態度,立馬能夠引來一場戰火。長時間的平淡生活,早已將兩個人的耐心消磨殆盡。可在我看來,從他們剛開始在一起后,就一直在過度透支感情。
仗著兩個人之前的那點微不足道的感情基礎,使勁地折騰。于是呢,前面的感情被磨完了,后面的感情又沒有跟上。
03
如果不是哪一方在大事上,出現了原則性的傷害。那么就是在無數件小事上,寒了對方的心,一次又一次讓對方失望。
在《我的前半生》中有句臺詞:兩個人在一起,進步快的人,總會甩了原地踏步的人!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夫妻倆在一起,很注重精神上的共同成長。不能說所有,大部分夫妻在后來的相互嫌棄,怕都源于此。
夫妻之間,除了相愛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那就是任何時候彼此都能夠互相欣賞。這種欣賞是發自內心的,跟感情是沒有關系的,有關系的是“價值性”。欣賞是情不自禁的,也是不受控制的,但毫無疑問,欣賞的前提是認可。
“年輕時還好,越老越陌生”,婚姻真只是搭伙過日子?
婚姻絕對不是搭伙過日子,只是大家在結婚以后,生活的重心由感情轉移到柴米油鹽、人情世故、醫療教育。婚姻是人間最現實的一種生活,可說到底,也還是以感情為基礎的。
婚姻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需要兩個人一起用心經營。
所以婚姻好不好,并不是哪一方,哪一個人可以決定的。精神上缺少交流,自然就會感覺日子過得沉重、壓抑、疲憊。
你要先學會付出,少一點計較,最重要的是要學會互動。
還有,感情的事情往往都是沒有補救的余地的。你一次傷了對方的心,對方就會少做一件愛你的事情,感情永遠留個疤在那里。
趁年輕,更加要小心翼翼,這里指的小心翼翼不是討好,而是小心避過對方的底線。
愛經不起等待,每一天都要好好愛、用心愛。你可以把日子過得更有趣,詩和遠方從來都不是在地平線的那一頭,就在你腳下的這塊熱土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