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放假了,孩子們開開心心出了校門,直奔著家的方向而去。
然而總有一部學生,會有一種這樣的感受,放假時快樂的,回家卻是讓人惆悵的。
沒別的原因,只因為回家享受愛的溫暖的同時,總要面對父母的嘮嘮叨叨耳提面命。
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體驗,學生犯了錯,把家長叫到學校來。一番交流以后,家長朋友言辭懇切地握著老師的手說:老師你放心,回去以后我一定好好教育他/她。
這時候,麻老師心里就會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默默心疼一下旁邊那個低眉順眼的學生。回到家中,想到會有一場暴風驟雨在等待,說不定還會是男女雙打的那一種。
我們的家長朋友啊,有時候?qū)?strong>教育二字有所誤解。而他們口中的教育,實質(zhì)上是教訓,說得更加清楚明白,就是收拾。
國人是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嚴父慈母是家庭中的標配。甚至不少家庭,已經(jīng)失去了嚴慈相濟的原則,不再具有愛的港灣的含義,嚴父嚴母成為一種常態(tài),恨不得將好好學習幾個字,刻在孩子的背上。
甚至我深度懷疑,有相當多的家庭中,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引用了叢林法則。
更別說有的家長朋友,孩子小的時候并不在孩子跟前。幼兒園小學長到中學,無非是留守兒童,成長為了留守少年。縱使身上有些少年人的共有的毛病,張口就罵伸手就打,如同砍瓜切菜般的一般平常。
甚至打罵失去了分寸,釀成了苦果。
2019年1月3日,陜西武功縣年輕媽媽胡某,在輔導孩子寫作業(yè)時,嫌孩子不認真,尚在二胎懷孕期間的胡某,不惜痛下殺手,對孩子拳打腳踢。最終孩子送醫(yī)不治身亡。
2012年12月30日,陜西漢中彬縣,8歲小男孩來到父親鄭某身邊生活的第八個月,因在學校向同學要錢,母親上班后,父親鄭某在家用皮帶教育孩子,最終將其打死。
同樣在2012年,江西南通市,一個4歲小男孩,因為不會寫數(shù)字5和8,父親徐某,連抽多個耳光,繼而掃帚上抽下竹枝痛打,再用拖鞋抽打,抓住孩子的頭在飯桌上敲擊,最終造成孩子死亡。
······
時常還能看到各種小視頻,小小家庭之中,暴力場面慘不忍睹。甚至讓我們懷疑這是繼母繼父干的事情,再看到新聞之后的背景,竟然都是親生父母做的。
這就讓人很無語了。
家庭教育中,總會有這樣的誤區(qū),有的成家人會振振有詞地說,我小時候天天被打,也沒見心理抑郁,或者被打死啊。現(xiàn)在的熊孩子呀,抗擊打能力太差了。
這種思維很恐怖,昨天吃了冰淇淋,今天還想要吃雪糕?打一頓就好了!說你你不聽,還敢跟父母頂嘴?打一頓就好了!!不好好看課本,竟然看漫畫看小說,打一頓就好了!!!
打一頓還不聽話?那就打兩頓!!!
學校里老師出現(xiàn)用課本拍打了幾下學生,或者是言語之間用詞兇狠了一些,都會被無限放大。唯獨在家里老子打兒子,被視作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只要打不死,就往死里打!!!
這太荒謬了。事實上,嚴格并不等于打罵,打罵也不是萬能的手段。假如要塑造孩子的性格,就要因勢利導,不滿足于單純說教粗暴打罵,而是要言傳身教,充分發(fā)揮父母的榜樣力量。
都說師生關系就是教學質(zhì)量,換算到家庭中,和睦的親子關系,當然就是培養(yǎng)孩子茁壯成長最好的養(yǎng)料。
但愿每一個家庭中,都能少一些殘暴,多一些溫暖。
順祝大家國慶節(jié)快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