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個皇帝,他在藝術方面有很高的造詣,不僅留下了很多傳世的名畫,而且還創造了一種叫做瘦金體的楷書字體,受到現代書法家的喜歡。俗話說人難兩全,宋徽宗在藝術上的造詣如此之高,但是在做皇帝上卻太沒有天分。他所處的北宋末年由于前期積累了太多的問題,所以導致國家年虧空,最終宋徽宗任命蔡京進行改革,也正是因為這場改革讓宋朝走向了窮途末路。
要評說這場改革,首先要說一下蔡京此人,蔡京是宋徽宗極為看重的高官。但其實此人并沒有太多能力,只是比較精通阿諛奉承之道。當時宋徽宗任命他改革時,他也是迫不得已。沒想到的是他卻拔掉了北宋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那么蔡京究竟做了哪些事情呢?
《宋史》記載:“京天資兇譎,舞智御人,在人主前,顓狙伺為固位計,始終一說,謂當越拘攣之俗,竭四海九州之力以自奉。帝亦知其奸,屢罷屢起,且擇與京不合者執政以柅之。京每聞將退免,輒入見祈哀,蒲伏扣頭,無復廉恥。燕山之役,京送攸以詩,陽寓不可之意,冀事不成得以自解。
其一,沒有搞清楚北宋問題的緣由。北宋時期之所以會出現經濟赤字,主要是因為三冗問題以及政府機構腐敗所致。但是蔡京只看到了經濟方面的表現,所以盲目的認為是推行的經濟政策出現問題,但是他自己又沒有能力建立新的經濟模型,所以就延續了當時王安石變法時期留下來的政策,然后進行改革。而王安石變法比較成功的地方,就是歷史上非常推崇的《免役制》,百姓可以通過納稅來代替服役。
《大宋宣和遺事》記載:“蔡京、蔡攸、童貫之徒,縱恣于上;高俅、楊戩、朱勔之黨,朋邪于下。”
由于蔡京沒有認清事實的真相,毫無章法的模仿王安石變法的政策,再加上為了能夠贏得地主階級的支持,所以把沉重的賦稅轉移到了百姓身上。想盡一切辦法來剝奪底層勞動人民的利益,所以由此就造成了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運動,徹底動搖了北宋王朝統治的根基。
其二,貨幣政策導致通貨膨脹。
朝廷通過發行紙幣來兌換百姓手中的真金白銀,從而短期內解決財政問題。這是很多朝代在末期所使用的貨幣政策,但是這種貨幣政策有一個比較大的弊端,就是如果財政問題長時間得不到解決,容易造成通貨膨脹,從而引發社會更大的動蕩。
四川是宋朝時期非常富庶的一個省份,根據后世記載四川每年貢獻的稅相當于國庫的1/3。所以為了解決財政問題,蔡京就在四川地區大肆的發行交子,本想讓富庶的四川能夠幫助國家度過這次危機。但當時北宋的赤字太過龐大,導致這場危機綿延不絕,最終也引發了國內的通貨膨脹。這個舉措讓當時的百姓對北宋朝廷失去了信任,這也使得整個北宋的滅亡成了必然事件。
《中國歷史研究法》記載:“其下者則巧言令色,獻媚人主,竊弄國柄,荼毒生民,如秦之趙高,漢之十常侍,唐之盧杞、李林甫,宋之蔡京、秦檜、韓侘胄,明之劉瑾、魏忠賢,窬斗筲,無足比數。”
綜上所述,蔡京的改革,并沒有找到北宋出現問題的真正原因所在,反而使得北宋政府在生死相交的關鍵的時期失去了百姓的支持,最終導致百姓紛紛發動起義,讓國內的經濟狀況更加惡化,最終在金的鐵騎之下,風雨飄搖的北宋送終于走向了滅亡。
參考《中國歷史研究法》《大宋宣和遺事》《宋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