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三國,大家紛紛都能夠聯想到里面的一些忠義無雙的名將,談到忠義兩字,便能夠讓我們想到三人:劉備、關羽和張飛。
但,這三人之中,最能夠體現忠義的莫過于關羽,想必大家都知道,在一次大戰中,三人曾走散,而關羽卻被曹操所說服,在答應曹操之前,關羽和曹操談判,若是能夠在他找到劉備之后,就放他回到劉備身邊的話,那么關羽愿意暫時先在曹操麾下。
同時,從三國此書中對于關羽這個人刻畫得惟妙惟肖,也十分的豐滿,使得現在的人們對關羽也是十分的信服,并且還追封了武圣的稱號,目前關羽還一直享受民間的香火,得到百姓們的尊敬。
從一些事情當中,能夠看得出,關羽一般能夠看上的人,只有兩類,一類是身邊的兄弟,二則是自己的孩子,以及還有崇拜他的部下。
也只有這兩類,關羽才能夠看得上,愿意搭理,而馬超是何許人也,居然也能夠成為和關羽一個位置的人。
要知道在關羽的心中,一直都是對人品要求十分高的人,而馬超的人品缺陷卻很嚴重,首先,自家居然導致被曹操全部殺絕,這屬于不孝,而后居然還選擇投降張魯,在這之后,又選擇跟隨劉備,這是不忠。
俗話說得好,忠臣不事二主。
這分明已經違背了不事二主的忠義之道。
之后,關羽大意失荊州不說,還丟了麥城,甚至招到了呂蒙的追殺,這種兵敗如山倒的狀況,已經出乎了大多數人的意料。
想必看過當時情節的人都知道,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不管是劉備還是馬超,都十分困難,能再第一時間獲得消息,而關羽敗走麥城逃亡這事,也是秘密進行的,不可能讓所有人都知道,甚至還會刻意掩藏蹤跡。
在這種火燒眉毛的緊急時刻,誰都沒有任何準備,怎么能夠接應到逃亡中的關羽呢?
要知道,當時馬超雖然鎮守在臨沮,而臨沮則又屬于荊州地界,按區域劃分的話,是歸關羽來管理。
那么,馬超也屬于關羽的管轄范圍之內,來聽從關羽的指揮,但到后期我們可能發現,即使翻遍了所有的史書,并沒有記載關羽馬超聽命于關羽的,因此可以判斷得知,馬超整個臨沮也只不過是個虛名而已,手下并沒有多少兵馬,所以當時馬超也只能夠選擇看,甚至也幫不上任何忙,也就更談不上見死不救這個稱謂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