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媽”公司商業機密泄露案告破的消息,近日刷爆各大知識產權媒體平臺,企業商業秘密的保護和維權問題再一次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鑒于商業秘密作為企業重要的智慧財產權還兼具秘密性的特點,因而對其保護和管理方式不同于商標、專利等向官方公開登記申請,應當受到企業的特別關注和保護。
根據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之規定,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由此,正是由于企業商業秘密本身的秘密性以及其蘊含的巨大的經濟利益,才使得其對企業的經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甚至成為企業賴以生存的根本。
實踐中,企業商業秘密一般包括技術秘密和經營秘密。技術秘密的范圍既包括符合專利申請的要求但企業不愿公開申請專利的技術、也包括雖然申請專利但仍保留在專利說明書下的核心技術以及被排除在專利法保護范圍外的技術,如設計、程序、產品配方、制作工藝等。就企業經營秘密而言,包括客戶名單、營銷渠道、貨源情報、戰略規劃、商業模式等。如此,商業秘密保護范圍之廣,企業既可以對相關秘密進行全面保護,也可以根據其所處的行業特點結合自身優勢選擇核心秘密進行重點保護。
企業關注自身的商業秘密并采取合理的保護措施對于企業保持在同行業競爭、對外合作中的優勢地位發揮重要作用。商業秘密是企業創造性的勞動成果,具有獨特性的特點,正是基于這種獨特性使得企業保持了同行業中“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競爭優勢。選擇將這種優勢不予公開,而是采取保密措施給予保護,不僅有助于形成企業競爭優勢,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延長同行業競爭者通過公開渠道獲得相同信息的周期,從而為企業的保持和提升競爭優勢贏得時間。
企業對商業秘密的保護有助于保護自己的研究成果、技術信息等,也是保護自身知識產權的重要手段。如同商標、專利、版權保護,商業秘密也系企業的知識產權一種保護方式。商業秘密既具有無形性,也不得不承載于特定形式的載體之上,這種載體可表現為書面記錄、圖紙、照片、計算機數字信息(光盤、軟件、U盤)等,還將可能存儲于人的大腦。有形載體與商業秘密的價值密切相關,商業秘密有可能因載體的丟失或被竊而喪失秘密性,同樣也有可能由于涉密人員的對外傳播而喪失秘密性。企業對商業秘密的管理和保護,一般通過各種物理手段、人為管理手段對商業秘密和商業秘密載體進行管理和約束,以保護企業的智力成果和知識產權。
企業對商業秘密的重視和保護,還將有助于企業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商業秘密是一種具有經濟價值的信息,表現為一種競爭優勢和效益,能夠為商業秘密所有帶來實際的或潛在的經濟利益。同樣的,商業秘密具有的財產權特點,在企業對外的產品買賣、技術服務、股權流轉、侵權維權等活動中,以對價、補償或賠償金等有形方式表現出來,成為企業獲取經濟利益的有效手段。更多商業秘密積累,將意味更多的財富積累。
而對于商業秘密的保護,鑒于商業秘密的后期維權成本較高、難度大,而且商業秘密一旦由于他人侵權的行為導致喪失秘密性,對企業的損失將是慘重的、且危害后果不可逆的情況,企業作為商業秘密的所有人無論是為了單純保護自身知識產權還是基于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的需要都應當充分注重對商業秘密的管理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