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癡呆只能預防(pixabay)
老人癡呆無藥可醫!世界衛生組織建議4招顧腦
當前科學界仍無實驗有效的失智癥藥物,可用于「治療」腦退化病癥,民眾唯有透過生活習慣預防失智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上月公布了最新的預防失智建議......
老年癡呆癥是一種起病時沒任何癥狀,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癡呆表現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
「老人癡呆」失智癥無藥治 WHO提出5項建議
失智、失能等健康危機,將是邁入高齡化社會后的臺灣,必然要面對的重大沖擊。眾所熟知的「老人癡呆」包括阿茲海默癥與中風引起的血管性失智癥等,都可能嚴重影響中、高齡的退休生活,然而當前科學界仍無實驗有效的失智癥藥物,可用于「治療」腦退化病癥,民眾唯有透過生活習慣預防失智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上月公布了最新的預防失智建議。
每日健康引用《CNN》報導資料指稱,目前失智癥仍無有效治療方法,估計全球有五千萬人正面臨失智風險。WHO于近日發布了最新的降低失智風險建議報告,建議民眾定時運動、戒煙、減少酒量、控制血壓、健康飲食,其中飲食建議又舉出以地中海飲食法為范例。比較特別的是,世界衛生組織呼吁不要隨意服用維生素B、維生素E等補充劑來作為預防認知障礙與失智癥的方法。
愛丁堡大學腦科學中心失智研究計劃主持人Tara Spires-Jones教授指出,失智癥確實有遺傳方面的影響,但絕大多數的人都可以利用上述的生活習慣來降低未來的失智風險,尤其是在出現任何認知障礙甚至感官退化癥狀前,適當增加平日的運動量,是目前減少老人癡呆癥發生機率方法中,最有明顯證據的一項。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每年有1000萬起新發生的失智癥病例,在2050年時這個數字將增加至兩倍。世界衛生組織提醒,長者失智與失能將影響整個家庭的運作,也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預計在2030年時全球每年用于失智癥的經費將高達2兆美元。
地中海飲食法要這樣吃 營養補充品被警告別亂用
WHO在這份長達78頁的報告中表示,定時運動、戒煙、減少酒精攝取,以及健康均衡的飲食是預防失智癥的重要關鍵。尤其是地中海飲食法:大量植物性食物攝取、少量肉類,最重要的是使用橄欖油,這些飲食策略可以有助于減少認知障礙發生。該項報告指稱,地中海飲食是目前研究顯示最有助于認知功能的膳食方式,不過必須是在長期進行下才有效果,若只是偶一為之,則起不到太大作用。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民眾注意自己的身體數值與三高問題,報告中指出,體重、血壓、罹患糖尿病、血脂肪異常和不正常的膽固醇水平,都可能增加失智癥發生。該報告也警告,不要任意使用各種補充劑如維他命B群、抗氧化劑、Omega3補充劑、銀杏補充劑等營養食物當作防止認知障礙與失智癥的手段。諾丁漢大學失智癥中心主任 Tom Dening 指出,除非臨床上醫師建議攝取,否則一般人不需要特別使用這些補充劑。
不過,學界對于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報告也有其他聲音,如倫敦大學老年身心醫學教授 Robert Howard 就認為,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活動中,有些措施對降低失智癥風險的科學證據并不全面,建議民眾維持有益身心的生活作息,同時也要注意心血管健康。Howard 教授解釋,對心臟健康有益的舉動通常也對大腦健康有幫助,讓心血管維持健康對預防認知障礙亦有相當影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