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90后朋友向我吐槽,最近工作壓力好大,眼看著職業就要見到天花板,卻又沒有任何辦法。工資基本上屬于月光狀態,這對于想要換一套改善型住房的他基本上處于無解狀態。特別是身心俱疲的時候,真想直接到退休年齡算了,每天曬曬太陽,不用那么累了。
你沒有看錯,一個年紀輕輕的90后已經希望現在就退休了,直接去過老年退休生活了。
就在我感到震驚的時候,到網上才發現我朋友并不是個例,因為有很多90后都想退休。
可能有人會說,這也太正常了,畢竟中國的年輕人壓力太大了。一畢業就要面對可能一輩子都買不起的房子,這擱誰身上也難受啊。
其實,有這種現象的不僅僅是中國年輕人,而有可能是全世界的年輕人。近日,我在網上發現一個外國網友在自媒體上發了自己的一個觀點“退休年齡需要降低到30歲,我已經干夠了”。更為重要的是,有29150人對此表示贊同。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90后想要在而立之年退休呢?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讓我們直面壓力,獲得更加美好的人生呢?
1
想退休的本質來源于窮
為什么年紀輕輕就想退休了?難道是因為蹦迪不香了?還是過山車不刺激了?亦或是看破紅塵了?
統統都不是,而有可能是因為被領導批評了,也有可能是工資太低了,亦或是創業失敗了。
其實想退休的最本質的原因還是因為窮,正是因為窮,讓我們忽略了人生的各種可能性,更想去追求一種徹底放松的生活狀態。
假如我們待在一個自認為沒有前途的公司,而且經常被領導批評,此時有錢的人則可以選擇裸辭,畢竟人家又不在乎那點錢。沒錢的人可能也多次想過辭職,可是一想到即將到期的房貸,咬咬牙就又是一個月;
假如我們現在的工資既低又累,而且還學不到東西。此時有錢人可能會選擇一家工作輕松一點的公司或者干脆在家休息。沒錢的人則會想著等有合適機會了,一定要去找一個工資高的,即使累點也無所謂。等他們真正拿到相對于之前的高工資之后,他們依然會是月光,這是由消費習慣決定的,到最后依然是身心俱疲。
假如我們現在創業失敗了,對于有錢人來說就當是丟了一筆錢而已。可是對于窮人來說,這可能是他10年不吃不喝的積蓄,到頭來卻是一場空。這種絕望之情,可能只能通過退休生活才能躲避那種痛苦。
雖然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是錢卻能解決人世間99%的煩惱。身心俱疲的時刻,我們誰都會有,不同的是有人會通過花錢驅走這種感覺,而有的人則是退休。
2
如何不被退休思想影響呢?
人生就是如此奇怪,巴菲特、李嘉誠、李兆基等商業大佬都能在80多歲的時候繼續工作,而普通人則想著在30歲退休。
這種巨大的工作態度差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答案只有兩個字:熱愛。
很多老板之所以會在本該退休的年齡還在工作,則是因為他對于這份事業的熱愛。巴菲特曾經說過自己每天都是跳著踢踏舞上班的,由此可見他對這份事業的熱愛。
可是我們卻很少見員工們每天開開心心上班的,一方面員工們會想老板賺到錢又不分給我,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員工并不喜歡這份工作,只是迫于無奈暫時在此工作而已。
那么問題來了,我們如何才能找到我們所熱愛的工作呢?
這就需要我們跟隨自己的內心,做自己愿意奉獻一生的事情,就像巴菲特、李嘉誠那樣。
很多人實際上是知道自己喜歡做什么的,只是自己熱愛的東西在市面上要么是需求較小,要么就是起步工資很低。
說白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遇到這種問題該怎么辦呢?
我們必須要為此付出一點東西,比如說忍受半年甚至三年的低工資。不過在此過程中,我們需要將自己熱愛的工作做到極致。
凡事就怕認真的人,只要你能做到領域的前幾名,收入的事情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想要將熱愛的事業做到極致,那就必須付出大量的時間刻意練習。這就需要我們摒棄之前的個人習慣,比如說:看綜藝、刷短視頻、吃喝玩樂等等。
在刻意練習的過程中遇到問題該怎么辦呢?要么請教比自己水平高的人,要么花錢買資料,通過自己的悟性來獲得業內人士的智慧。
成功其實都是規劃出來的,如果我們現在想提前退休,不妨好好想一想真正能讓我們血脈噴張的工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