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正父母的教育態度
為了教育好獨生子女,首先要端正父母的教育態度,在兒童生活的早期,有的性格特征已經顯露。在這個早期階段,如果能抓緊教育,就能夠塑造出優良的性格品質。在此期間,父母是兒童社會化的一個主要動因,讓父母認識到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自己肩負的一項重要的社會職責。從而,端正教育態度,不溺愛孩子,這是很重要的。兒童首先接觸到的是爸爸媽媽,他們的感性認識從這里開始,他們的模仿從這里學會,所以父母必須為孩子做好榜樣。
卓婭的母親曾說:“教育是在每一件瑣事上,在你的每一個舉動上,每一個臉色上,每一句話上,這一切都可以教育你的孩子,連你怎樣休息,怎樣工作,怎樣和朋友談話,怎樣和不和的人談話,你在健康時是怎樣的,在病中是怎樣,在悲傷時怎樣——這一切你們的孩子是都會注意到的,他是在這一切事情上模仿你的。”
仔細琢磨這段話的道理,做父母的一定受益不淺吧,可見只有父母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事事處處為子女做出榜樣,才能使子女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教育獨生子女光有榜樣和愛是不夠的,還必須有科學的教育方法,所以建議父母要學點兒童教育心理學,衛生學等有關知識,它將有助于合理安排獨生子女的生活,豐富他們的世界,使獨生子女從小接受健康、優美、合理正確的多種多樣的知識。
2、加強獨生子女的教育
愛子之心人人皆有,父母盼子成龍是當今獨生子女家庭普遍關心的大事,他們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唯一的孩子身上,有的家長不從孩子的自身發展規律的心理、生理特點出發,而是進行智力上的“填鴨式”教育。這樣就會使孩子負擔過重,超越了他們的接受能力使孩子產生了厭煩學習的情緒,智力上過度要求的同時,在生活中給予了過多的照料,其結果必然導致孩子有很強的依賴性、人性嬌氣的性格,由此形成所為正確的教育方法是注意對孩子的智力開發不要超越孩子的實際水平。要根據兒童自身的發展規律、心理現象及年齡特點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啟迪孩子的思維、觀察、想象等能力,從小培養兒童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例如:讓孩子自己刷牙洗臉,看起來是件小事,一開始可能浪費成人的時間和精力,但是一旦孩子自己學會就不是洗臉刷牙的問題,從中可使孩子如何獨立生活,懂得了自己的事應該自己做的原則,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鍛煉他們動作協調的操作能力,這將很有助于他們堅強性格的形成。因此,父母不要對獨生子女過度的教育限制,過分地照料。
3、重視家庭環境影響教育子女要理智
家庭是兒童出生后賴以生活的第一個環境、家庭的物質和文化條件、家庭成員的關系,家長對兒童的態度以及兒童在家里的地位和生活方式等都會在幼兒性格的形成上打下最初的烙印,為什么獨生子女往往表現出性格任性、怕勞動、嬌氣、一切以個人為中心。分析根源多半是由于他們在家庭處于特殊地位。我曾接觸過這樣一個獨生子女的父母,他們年紀較大,愛子如掌上明珠,把孩子嬌慣成張口就罵人,稍不隨意就打大人的壞習慣的孩子而他們的父母卻毫不介意。
值得注意的另外一種現象是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簡單粗暴,大人高興時,孩子要什么給什么,使孩子從小養成性格霸道,而他不愉快時又把孩子的要求加以限制。這就壓抑了兒童的好奇心,主動性。如果長期下去,必然養成嬌慣霸道或墨守成規或膽小怕事的性格。所以家長一定重視。家長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成人時孩子要愛在心里,教育孩子需要更多的理智,只有這樣才能從小培養獨生子女的良好行為習慣。
4、重視品德教育
我們的下一代不但要求有科學的文化還必須有高度的思想覺悟,沒有千千萬萬合格的人才,我們國家的繁榮昌盛是沒有保證的。所以品德教育在獨生子女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向幼兒進行品德教育,需要順應幼兒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行為特點,采取循序的、正面的、一貫的教育措施。特別是現在文化生活日趨豐富,傳播社會影響的途徑也日益增多,兒童接受社會行為的影響也隨之提高,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逐步懂得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壞人,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壞事,教育孩子遇事要辨別好與壞,鼓勵孩子做好事,同時也要培養獨生子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指依照一定的道德認識去評定別人或自己行為時產生的一種內心的情緒體驗,培養孩子的道德感情要結合年齡特點從身邊做起。如:教孩子尊敬長輩,作父母的必須尊敬老人,經常引導孩子尊敬老人,讓孩子給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并給予鼓勵,這樣建立了孩子的正確道德情感。在一定的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推動下,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指為實現一定目的克服各種困難的一種頑強努力,這是約束控制自己行為的心理活動,對于意志的培養在幼兒期間雖然是先期的、初步的,但對后來的成長有極大的影響,所以,對獨生子女的道德行為要經常考察,及時糾正。獨生子女的家庭環境,認識水平,個性發展不一,意志的培養將是一個曲折的長期的過程,不免會出現反復,要耐心不間斷的反復啟發,就能夠逐步形成良好的習慣。
5、讓獨生子女盡早過集體生活
幼兒園是獨生子女健康成長最好的場所,在這里集中了許多性格不同、脾氣各異、條件不同,老師借助玩具等手段以游戲的形式對他們進行德、智、體、美全面教育。同時幼兒園集體生活小朋友之間的互相接觸,使獨生子女擺脫了家庭小天地的束縛,增強了互相幫助和團結友愛的觀念。從我多年在幼兒園工作的實踐體會到幼兒從小入園比老人帶大的要好的多,比如,掌握知識面較廣,小朋友間團結較好,打人罵人現象較少,保教工作者較好管理等。
通過以上分析,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應成為當前教育的重大問題,對獨生子女的教育更應成為全社會關注的問題,為了我們后代健康成長,為了我們祖國的繁榮富強,讓我們家長和幼兒教師共同攜起手來,為培養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才努力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