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骨散
《證治準繩》
清骨散,中醫方劑名。為清熱劑,具有清虛熱,退骨蒸之功效。主治肝腎陰虛,虛火內擾證。骨蒸勞熱,低熱日久不退,形體消瘦,唇紅顴赤,困倦盜汗,或口渴心煩,舌紅少苔,脈細數。臨床常用于治療結核病、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發熱骨蒸等屬陰虛內熱者。
【組成】銀柴胡5g 胡黃連3g 秦艽3g
鱉甲3g 地骨皮3g 青蒿3g
知母3g 甘草2g
【用法】 水二盅,煎八分,食遠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清虛熱,退骨蒸。
【主治】 肝腎陰虛,虛火內擾證。骨蒸潮熱,或低熱日久不退,形體消瘦,唇紅顴赤,困倦盜汗,或口渴心煩,舌紅少苔,脈細數。
【證治機理】本證由肝腎陰虛,虛火內擾所致。陰虛則生內熱,虛熱蘊蒸,發為骨蒸潮熱、心煩口渴;虛火上炎,則唇紅頰赤;虛火迫津外泄,故夜寐汗出;真陰虧損,不能充養肌膚,日久遂致形體消瘦;舌紅少苔,脈象細數,均為陰虛內熱之候。是證以虛火為重,虛火不降則陰愈虧,陰愈虧而火愈熾,治以清虛熱為主,佐以滋陰。
【方解】方中銀柴胡甘苦微寒,直入陰分而清熱涼血,善退虛勞骨蒸之熱,且無苦燥之弊,為君藥。知母瀉火滋陰以退虛熱;胡黃連人血分而清虛熱;地骨皮涼血而退有汗之骨蒸,三藥俱入陰退虛火,以助銀柴胡清骨蒸勞熱,共為臣藥。秦艽、青蒿皆辛散透熱之品,清虛熱并透伏熱以外解;鱉甲咸寒,既滋陰潛陽,又引藥入陰分,為治虛熱之常用藥,同為佐藥。使以甘草,調和諸藥,并防苦寒藥物損傷胃氣。
【配伍特點】集退熱除蒸之品,重在清透伏熱以治標。
【運用】本方為治療骨蒸勞熱之常用方。以骨蒸潮熱,形瘦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為辨證要點。原方后注“血虛甚加當歸、芍藥、生地;嗽多加阿膠、麥冬、五味子”,可資臨床參佐。
【方歌】
清骨散用銀柴胡,胡連秦艽鱉甲輔,
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勞熱保無虞。
RECOMM
2、方劑 | 每日一學——玉女煎
4、方劑 | 每日一學——白頭翁湯
5、方劑 | 每日一學——青蒿鱉甲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