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隊伍現狀
幼兒園正式教師7人,聘用教師8人,聘用保育員6人。全園小教教師5人,大專學歷11人,。在職教師業務水平參差不齊,新招聘教師實踐教學經驗缺乏,教科研能力實為有限,師資隊伍建設急待加強。
二、指導思想
1、教師隊伍的全面發展
教師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的個體,而每一個個體的成長都影響著整個園所的總體發展,如何發揮教師的主動性、能動性,讓教師隊伍更快更好地成長起來,是一個園所發展的持久任務。本著“建優質師資,促園所發展”的理念,大力加強我園教師的培養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2、教師隊伍優質均衡發展
這是針對我園教師隊伍的現狀而提出的。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取決于每一位教師的發展,這種發展不僅是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而且是在上不封頂的情況下,盡量縮小教師之間的差距,實現我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平衡發展。
三、發展目標
1、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不發生有損教師形象的事件。
2、弘揚三種精神:樂于奉獻精神、愛崗敬業精神、務實創新精神。
3、加大園本培訓和師資的引進力度,培養一支本園的骨干教師隊伍。
四、具體措施:
1、建立自主發展機制,促進主動發展。
園長和教師一同分析自己在團隊發展中的優勢與不足,并尋找突破口。教師根據幼兒園的三年發展規劃,制定自己的個人三年發展規劃,并定期進行自評,對自己的規劃進行調整。能根據自己發展的現狀,主動提出自己今后的發展方向。
3、通過政治學習、演講、辯論等途徑,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
每年教師節前舉行師德演講,在此過程中,不斷對教師的職業達成共識,提升專業精神。說說身邊的好教師,談談教師應具備的師德修養。圍繞“家長心目中的好教師”標準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學會換位、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學習與家長溝通的技巧。通過主題式年終小結會,弘揚幼兒園的主流價值觀。
4、制定師訓計劃,組織好師德修養、現代信息技術培訓、依托“基于教育事件”的行動研究方式,通過觀課、評課、改課等活動,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
5、完善園本教研制度。每周一次教研,在聚焦課堂實踐研究的基礎上,加強理論的學習,不斷提高教研的質量。教研組以問題為中心開展園本教研,抓好教育理論學習,根據教師存在的共性問題,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專題研究,圍繞重點專題立足于課堂教學,開展聽課、研討活動。認真總結本教研組行之有效的經驗,進行交流和推廣。將教研與科研進行有機整合,提高教研的科學性、提高科研的實踐性。
5、讓新教師和普通教師通過改上“經典”課,來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從模仿到創新)
6、通過“骨干教師支教”等途徑,讓教師在不同的崗位上得到鍛煉。
7、在尊重、滿足教師需求的基礎上加強對教師進行管理:園長、教研組長加強對各班的日常巡視,及時了解教師的需求,給予支持性的建議。
五、達成標志:
1、教師有自主發展的意識,有規劃自己發展的能力,制定出適合本人的、有針對性的個人三年發展規劃。
2、教職工的師德修養有明顯提高,能關注全班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得到幼兒和家長的認可,在師德方面無家長投訴。
3、園本科研方案順利實施,按時間節點完成相關要求。
4、教師在專業精神、專業能力上的差異縮小。承擔公開教學任務的面廣,教師的個人檔案的質量提高,教師的課程設計和實施能力不斷增強。
5、教師將“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通過日常教學轉化為有效的教育行為,能為幼兒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教師觀察幼兒和解讀幼兒的能力有明顯提高,為幼兒建立的成長檔案能體現孩子發展個性。
6、教師在教研活動中能圍繞專題大膽實踐,積極參加討論,闡述自己的觀點,園本教研的參與度高,有效性高。教師設計活動、聽課和評課的能力明顯提高,初步形成反思自身教學行為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