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了快一個月的《三十而已》,前兩天大結局了。此劇中討論最多的話題,就是出軌渣男許幻山和綠茶第三者林有有了。
面對林有有挑釁到家門口,顧佳發現端倪后仍然選擇暫且什么都不做,直到林有有去幼兒園找顧佳兒子,顧佳才找上門,和第三者正面爭鋒。
雖然最終林有有被顧佳解決并送走,但顧佳家庭和婚姻的破裂,已是不爭的事實。
在面對背叛時,顧佳是傾向于直接放棄這個男人的。 然而,劇畢竟是劇,現實遠比電視劇復雜。
現實中,面對第三者的入侵,或是為孩子隱忍、或是還有感情、或是無法接受離異身份、甚至是夫妻之間還有利益綁定,都讓更多人選擇在痛苦糾結中想辦法讓丈夫回歸家庭,本著守護住一個家的心態去解決第三者。
第三者既然已經不要自尊、不要道德、主觀故意的介入他人婚姻了,就說明這些社會倫理道德已經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不了她了,所以很多第三者并不好解決。
當原配使出渾身解數也攆不走難纏的第三者時,“小三勸退師”應運而生。
對大眾而言,在心理咨詢這個大的范疇里,婚姻家庭咨詢師很常見,“維情師”也常有聽說,但“小三勸退師”聽起來似乎是一個很奇葩的職業。
然而,有需求就有買賣,市場上不但有自成體系的小三勸退師團隊,還有一些零散的小三勸退師個體,其職業目的,都是幫助有需要的已婚人士處理感情問題,勸退婚姻里的入侵者。
需要小三勸退服務的人,多數也需要心理咨詢師的幫助。
因此,一些小三勸退師團隊里,不但有傾聽客戶想法、幫助客戶穩定心情的心理咨詢師;也有制定勸退計劃、外部接觸小三以達成勸退目的的小三勸退師。
這些勸退師中有具備法學、心理學的背景的人,也有經歷過婚姻失敗,誓要“拆盡天下狗男女”的人。
小三勸退師團隊,通常有一套勸退小三的合情、合理、合法的方法論,他們會根據客戶的實際情況,制定一些勸退方案。
一般來說,越難搞定的案子,收費越高,對于勸退師而言,實施勸退方案也是一場需要耗時幾個月到半年不等的持久戰。
不管是科班出身還是自學成才,勸退師在面對實際案例時,都會或多或少的利用心理學,了解第三者是出于什么心理做第三者,出軌的一方是基于什么原因出軌,然后對癥下藥。
做第三者的人出于哪幾種心理?
低價值感
這類第三者一方面在潛意識里認為自己是“無價值”的,不值得被愛的;另一方面又想要通過別人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例如從小寄生在林品如家的艾莉,看似留法回來后自信獨立,實則從小缺乏父愛母愛的她在家里感覺不到愛,感覺不到重視;
低價值感讓她自卑,也讓她嫉妒品如,以一種“打敗另一個女人”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自尊錯誤
心理學上將自尊定義為: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我們對自己的想法,以及我們賦予自己的價值。
沒有一個小三的身份是光彩的,所有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但當一個人價值觀不正、愿意用尊嚴去換取“愛情”時,插足在她們眼里,就是“真愛”無罪。
“錯誤自尊”的女人,如果她們需要愛,那她們是愿意跟原配分享男人的。例如新月格格的經典茶言茶語:“我是來加入這個家,不是來拆散這個家”。
為了錢、人際關系、過上更好的生活和已婚男士在一起,本質來說也是自尊錯誤,例如《蝸居》中的海藻。
缺愛
如果一個人童年缺乏父愛,她在長大之后就會找個男人來滿足這種缺失。
一個在“缺愛”環境下成長的人,對“愛的認知”也是缺乏的,他們不知道什么是愛,所以只要有男人滿足她那份幼年的寵愛,她就會不顧對方是否已婚,身先士卒的做第三者。
例如給許幻山的備注“大叔”的林有有,就是一個缺愛的第三者。
男人出軌通常基于以下4個原因:
低價值感
和女性一樣,男性的低價值感也是導致其出軌的一個原因。當一個男人無法通過現實的橫向維度獲得自我價值感,又遇見一個對他滿眼崇拜的人時,就會毫不猶豫的出軌。
因為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只能通過降維打擊獲得。
例如萬事都是顧佳做主,在家里沒有什么話語權的許幻山,出軌崇拜自己、把自己形容成“巴斯光年”的林有有。
自戀型人格
自戀型人格的世界里通常只有自己,他們缺乏對他人的同情心,本性自私。
例如梁正賢這樣的海王,除了小三還有小四小五小六...,將女人視為玩物或談資,喜歡刺激,不受束縛。這樣的人,出軌確實只有0次和100次。
情感困擾
很多人在關系里出了問題,例如兩個人在一起久了,或沒有愛和激情了,或沒有經營感情的意識,出軌就變成了一個宣泄情感的外力出口。
所以,有一些研究表明,短期的出軌是有利于關系的,可以緩和情感問題的;但是長期的出軌是對關系有害的。(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哦~)
無法適應外部變化
當一個人遇見新的環境變化,很容易讓人有想去嘗試的欲望。這種出軌,本質上跟暴富后瘋狂買奢侈品沒什么兩樣。
關于勸退小三的常見方法:
勸退師勸退小三常見的方法有移情療法、移位療法、介入療法、厭惡療法。
移情療法就是想辦法讓第三者愛上別人,有的勸退師會直接帶著第三者去相親,有的勸退師甚至會找演員來勾搭第三者;
移位療法就是讓第三者離開本地,在其他城市給她/他安排新的生活。面對不愿意做第三者但又因為感情痛苦不愿放手的小三,通常會選擇這種方法;
介入療法就是讓第三者的親人朋友來勸阻。親人出面會比較容易擊潰第三者的心理防線。
厭惡療法就是讓第三者發現出軌對象的缺點和隱瞞的事實,讓第三者產生厭惡的情緒。
在國內,導致離婚的婚變誘因中“第三者插足”高達占74.6%,位居第一。這也說明婚外情已經不是簡單的家庭問題,而是一個社會事件。
近幾年,“原配打小三”的新聞屢見不鮮,在網民聲聲的叫好中,也體現了社會對枉顧道德的“小三”的憎恨和無可奈何。
也正是因此,“小三勸退師”變成了一種需求,一種職業。
結婚宣告時,證婚人會教相愛的夫妻說出不離不棄的誓言。但在往后幾十年的日子里,卻少有人知道如何處理親密關系。
出軌,會讓伴侶陷入無限的迷茫和痛苦,對伴侶來說是巨大的傷害。從一個人不忠的那一刻起,未來就已經沒有了。
進入婚姻要謹慎,對待婚姻要忠誠。因為兩個人的婚姻不僅僅是情感契約,更是對家庭的責任、對社會責任;是一份來自倫理道德的約束。
畢竟,當婚姻不再神圣和負有責任感的時候,勸退小三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本文作者:Carmen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公眾號:壹心理學院Pro
眾所周知,心理學是以人的心理現象及其活動規律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科學,其研究領域涵蓋了歷史、人文社科、醫學神經科學、教育學、司法刑法學等諸多學科范疇。
其中不乏要通過各種實驗來進行研究,比如“生物學與人類行為”、“知覺與意識”、“學習與條件反射”等等
為此,我們把在心理學專業有著如同“教科書”般的地位,豆瓣評分高達9.2分的《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免費送給大家,讓更多喜歡心理學的人更加了解心理學。
該書從歷史的角度展示了心理學界有名的40項研究,并介紹了這些研究的后續進展和相關研究,可以促進更多對實踐有指導價值的研究出現。
掃描下方二維碼,僅剩10本,免費包郵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