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固本 健康人生
2018 / 05/ 23
民間有句諺語“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夏季是吃瓜的季節,市場上應季的瓜果琳瑯滿目,如西瓜、香瓜、冬瓜、黃瓜、絲瓜、苦瓜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含水量高,營養成分上兼具高鉀低鈉的優勢。
研究證明,膳食中含鉀越多,血壓降低就越明顯。因此,多吃高鉀低鈉的瓜菜和瓜果有助于降低血壓、保護血管。
今天小固就給大家推薦這4種夏季第一瓜,你吃對了嗎?
1
消暑第一瓜:冬瓜
冬瓜雖然姓冬,卻是夏季里難得的美食,有祛暑、祛痰、利尿之效,絕對是消暑第一瓜。夏季天熱,大便燥結,還有口臭,吃降火藥勁太大,這時冬瓜就派上大用場了。
冬瓜性涼而味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鈣、磷、鐵等),并能利尿祛濕、清熱解毒。搭配健脾祛濕的茯苓和排骨一起熬湯,口味更佳,非常適合濕氣過重或水腫型肥胖的人吃。
冬瓜茯苓排骨湯做法:
取豬大骨200克、冬瓜、薏米、茯苓、紅棗、枸杞、姜片,各適量;將以上材料除冬瓜外都洗凈入砂鍋,加入足量的水,大火煮開,撇去浮末;轉微火煲兩小時,最后加入冬瓜熬制半小時,關火前加入少許鹽即可。
溫馨提示:煮冬瓜湯的時候,不需要削皮。歷代本草記載,冬瓜皮能治腫脹、消熱毒、利小便。冬瓜皮利水作用較強。
2
清熱通便第一瓜:絲瓜
絲瓜味甘性涼,可以從春末吃到初秋,炒著吃或做湯都很好,有利尿涼血、解毒通便的作用。
如何挑選到鮮嫩的絲瓜呢?顏色翠綠、瓜形周正、白毛完整,不要買肚子大的,因為肚子大的絲瓜一般比較老,里邊的籽也比較多。
清炒嫩絲瓜做法:
選400克鮮嫩的絲瓜,去皮后切滾刀塊,油熱后下絲瓜清炒至半透明狀,倒入少量清水和鹽,翻炒至汁稠,加少許白胡椒驅寒即可出鍋。
3
養胃第一瓜:南瓜
夏天又潮又熱,人們容易出現胃口差,容易腹瀉,出現舌苔白膩等癥狀,此時祛濕健脾非常重要。
中醫認為甘入脾,適當吃點甘甜口感的食物,可健脾除濕。南瓜具有補中益氣,可以緩解氣虛、脾胃虛弱、氣短倦怠等病癥。
中醫說五色養五臟,黃色食品益脾胃。用小米、玉米、南瓜來煮碗“黃金粥”就不錯。三者里,小米最補虛、玉米調和脾胃、南瓜補中益氣,各有各的補益特點,都對脾胃調養有裨益,粥食又是脾胃最喜歡的滋養方式。
黃金粥做法:
取適量小米、玉米、南瓜等材料用慢火熬制而成。煮粥時可以放上幾枚補血養氣、調和五臟的大棗,會使它的滋補效果更好。
4
苦盡甘來第一瓜:苦瓜
常吃苦瓜有清心明目、清熱解毒的功用。苦瓜雖然口感略苦,但余味甘甜,不管是燒、炒還是涼拌、煲湯,只要能把苦瓜做熟且不失“青色”,都能達到去火目的。
涼拌苦瓜做法:
苦瓜洗凈后去掉瓜瓤,切片或切成細絲;燒水,開后放入一小勺鹽和少許油,入苦瓜絲焯燙約15秒;盛出迅速用水沖,瀝干水分;然后依據個人喜好加入紅椒、蔥絲蒜末、生抽、糖、鹽、醋、香油等調料混合均勻即可。
5
預防情緒中暑第一瓜:黃瓜
中醫介紹,黃瓜味甘、性涼,入肺、胃、大腸經,能清熱利水、解毒消腫、生津止渴。黃瓜中所含的多種維生素,能改善大腦和神經系統的功能,安神定志,控制失眠,對“情緒中暑”有輔助作用。
姜汁黃瓜做法:
將黃瓜洗后切去兩頭,用刀切成瓜片加少許鹽拌勻;腌20分鐘后撈起,再用冷開水洗去咸味,擠干備用;將姜刮皮洗凈,切片搗爛,擠出姜汁;汁內加少許植物油、味精,然后將汁澆在黃瓜片上拌一下即成。
提醒:瓜類性涼,脾胃虛寒人群不宜過多食用。
小固有話說:
夏日昏沉時,忽聞瓜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