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本文是浪潮工作室X網易汽車合作上線的全新內容《浪潮研究所》。
沒有汽車,就沒有現代社會的文明生活,在這里,你不僅將看到關于汽車生活一切有趣、有料的知識,也能看到專業、靠譜的汽車測評。
——
十年前,對中國的大多數家庭來說,買輛車還是一個有點奢侈的“中產夢”的,但是今天,越來越多的家庭已經開始考慮買車,甚至買第二臺車了。
對很多人來說,買車時除了要考慮車的價格,還要考慮油的價格——畢竟大部分人的收入都有限,我們不能控制油價,那就只能盡量控制油耗。
2019年4月1日,市民在南京應天大街上的中石化加油站內加油
“是不是汽車越小油耗越低?”
“SUV 比轎車費油嗎?”
“是不是手動擋就一定省油?”
“我是買渦輪增壓還是自然吸氣?”
“大輪轂拉風,我要不要選配大輪轂呢?”
當我們帶著一連串的疑問在走進4S店的時候,如何從銷售人員天花亂墜般的介紹中過濾出來對自己決策有用的信息,進而選擇一輛適合自己的汽車?下面我們從多個維度去講講省油這件事。
汽車越輕巧就越省油
通常人們總是覺得車越小就越省油,這是錯覺還是事實真的如此?
人們常說小車省油,其實是從車重的角度去考量的,一般車身較小的車型,為了使動力與車重匹配,往往排量也較小。
這里我們所說的小汽車,指的就是這種排量小的汽車(本文僅討論傳統燃油汽車,千萬不要跟我說特斯拉省油)。而小車型的出現,其初衷真的是為了省油[1]。
車身越輕,就越省油[2]。這個道理很簡單,同樣的條件下,移動越輕的東西需要消耗的能量就越小。
當地時間2014年6月9日,日本橫濱,日產汽車副總裁安迪·帕爾默與Takao Katagiri發布e-NV200電動輕型商用車
研究表明,汽車重量每降低10%,然后效率可以提升6%-8%。一輛普通轎車的重量大概是1500公斤左右,如果整車質量每減少 100公斤,百公里油耗可降低 0.3-0.6 升[18]。
我們按油價6元/升來計算,一臺減重100公斤的汽車,百公里油耗就可以下降0.5升,從北京開去上海1262公里,可以省油價36元。看起來不多,但也夠你在上海吃頓快餐了。
除了省油,汽車輕量化其實也是被全球日益嚴苛的排放標準倒逼出來的無奈之舉。畢竟汽車越輕,廠商就有機會搭載排量更小的發動機[8]。我們選擇小型汽車,實際上也是在為節能減排做貢獻呢。
我國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從國 1 到國 6 越來越嚴苛
不僅是車身重量,及時清理后備箱減輕重量,一箱水、一個不常用的折疊自行車都可以減少汽車不必要的負擔。
當然,車重是影響油耗的一個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
在全球車企都在追求輕量化的時代,不同品牌的同級別車型自重都差不多,如果僅僅因為 A 品牌的車比 B 品牌的車重了幾十公斤就認定 A 車費油,現實情況很有可能會被打臉。
汽車的核心技術影響油耗
除了車重,發動機及變速箱等汽車核心技術,對油耗的影響非常大。
發動機實在太復雜了,常見的扭矩、功率、壓縮比等專業名詞經常將小白們看得云里霧里,但最影響油耗的,只要記住這一個詞就好了——發動機熱效率。
我們學過初中物理就知道,燃燒汽油轉換的能量,并不會全部轉化成汽車的動能。還有一部分能量被損耗了。
發動機燃燒相同的汽油,熱效率越高,那轉化成牽引汽車的動力就越多,浪費的燃料就越少。而提高熱效率也是內燃機研發的重中之重[9]。
2019年4月17日,第十八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豐田汽車展出的發動機為全新油電混合發動機
先進的燃燒技術層出不窮,發動機從老式的化油器已經進化到現在的缸內噴射系統[3],而各個品牌的生產廠商又在缸內噴射系統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研發以提高燃油經濟性。
以馬自達為例,近年來廣泛使用的 SKYACTIV-G 汽油機采用 HCCI 燃燒,熱效率達到了 40%,對比 2008 年馬自達同排量的汽油發動機油耗改善了 35%~45%,馬自達甚至因此推遲了采用應用混合動力技術[10]。
當地時間2017年10月25日,日本東京,在東京車展上,全新一代“SKYACTIV-X”發動機亮相
可以這么說,同樣品牌的汽車,更新換代后的發動機往往比老款的發動機更省油。因此想買二手車的同學們可千萬別再盯著汽車屁股后面的排量標識來考慮油耗了,有時候那個數字對計算油耗來說幾乎沒有參考價值。
說到汽車尾部的排量標識,在這里我們可以簡單講一下渦輪增壓。我們經常會在汽車尾部的排量標識后面看到帶一個'T',這個'T'指的是“Turbo”,即渦輪增壓技術。
渦輪增壓技術是相對于自然吸氣發動機而言的。自然吸氣是指空氣單純經過一系列的入口到達發動機汽缸,沒有經過增壓,而渦輪增壓發動機在空氣進入發動機氣缸入口的道路上安裝了增壓裝置。
圖中大寫的 T 就表示該車使用了渦輪增壓技術 / 奧迪官網
渦輪增壓技術會在發動機轉速增快即加速的時候介入,將更多空氣進入氣缸使壓力增加,以提升發動機的動力。經過增壓以后,一般能使發動機增加輸出功率 20%-50%[4]。
渦輪增壓示意圖 / 作者自制圖
另一個容易被忽視的是,變速箱的構造也直接影響著油耗。通常無級變速箱<雙離合變速箱<手自一體變速箱。
這有點類似于我們騎變速自行車,檔位數越多,在換擋的時候傳遞給我們的感覺就越柔順。汽車變檔也是,不同轉速匹配的檔位越多則越順滑;反之,檔位數越少越有頓挫感。這種頓挫感不僅影響駕駛的舒適度,而且還降低了動力輸出效率。
汽車遇到的阻力,影響油耗
當然,還有一些你可能會完全忽視的方面,也在影響著汽車油耗。比如汽車外形。
汽車發展的初期階段,車室的后邊都是陡峭垂直的,外觀看起來像一只箱子,這類外觀的汽車叫做“箱形汽車”。隨著技術的進步,車速越來越快,汽車外形也從“箱形”變化到“甲殼蟲形”、“船形”、“魚形”和“楔形”。
福特 1933 年 Hot Rod,介于箱形與甲殼蟲形的車型 / Unsplash
一般來講,風阻系數越小,就越能省油。汽車發展至今,風阻系數從最初的 0.8 下降到現在的 0.3 甚至 0.2。
現在我們看到的轎車,外形依然以前低后高的鍥形車身作為設計主流,其設計目的并不僅僅是為了美觀,更多的是出于降低風阻的考慮。
箱形貨車往往會在駕駛室頂部安裝導流罩以降低來自貨箱的風阻 / Unsplash
目前市場上一般轎車的風阻系數在 0.28 左右,SUV的風阻系數在 0.35 左右。
當一輛車以 80 千米/小時的時速前進時,風阻系數每降低10%,那么燃油的消耗量可以節省 7%左右[11]。
假設SUV每百公里的油耗是8升,油費6元/升,那么同等排量的轎車每百公里的油耗是則可以節約1.12升,同樣從北京開去上海,就可以節約84.8元油費.
所以,在排量相同,車重相同情況下,SUV的油耗通常也是大于轎車的。
無論是燃油車還是電動車,降低風阻增加續航能力已經成為汽車外觀設計的共識,甚至有的汽車生產廠商已經取消了傳統后視鏡以減少風阻系數。
再分享一個小常識:汽車高速行駛時打開窗戶會顯著增加車輛風阻,導致油耗升高。當車輛速度高于80千米/小時,如果你心疼油費,就把車窗關閉吧。
奧迪首款量產純電動 SUV e-tron 采用了虛擬外部后視鏡 / 奧迪官網
我們都知道汽車油耗主要是為了克服行駛過程中的阻力,除了空氣阻力外,輪胎的滾動阻力也會帶來能量消耗。
簡單來說:輪胎越寬,與地的接觸面積越大,汽車就越耗油;輪胎的胎壓越低,輪胎與地面接觸的面積就越大,同樣更耗油。
有實驗表明,以正常范圍內的胎壓中間值為參照,升高 33%和降低 33%可以導致滾動阻力差異近20%[17]。
輪胎的滾動阻力每降低 10%,小汽車可以節約燃料 1.22%[15]。
在汽車系統沒有提醒時,也應定期對輪胎進行檢查
所以,要定期對胎壓進行檢查,胎壓過低不僅僅是費用的問題,還很傷輪胎。而過高的胎壓雖然會降低滾動阻力,但是會存在抓地不牢和爆胎的風險,這里也不建議。
使用場景正確,才能降低油耗
當然,上面寫了這么多,在真正買車時肯定不會全部考慮到。
到底買什么車才最省油,關鍵還是要看我們的使用場景。
如果我們開車經常走紅綠燈多的城市道路,小排量汽車一般比較省油。但如果在高速巡航的情況下,就輪到大排量汽車進行表演了。
小型汽車要保持高速狀態,需要深踩油門,通過拉高轉速來補充動力。發動機轉速越高,其實消耗的燃油也就越多。所以經常跑高速的話,小排量汽車的油耗往往是沒有優勢的。同樣是在高速上保持 120 公里的時速,奧托一定是比奧迪費油的。
小排量的汽車也不適合越野。
越野車的主要特點是四輪驅動,較高的底盤、較好抓地性的輪胎、較高的排氣管、較大的馬力和粗大結實的保險杠
由于山地路況不好,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傳動系統會遇到沖擊造成額外的負荷[19],為了降低這種額外負荷,越野車都進行優化設計,以減少負荷。
小型汽車則受路況影響較大,動力輸出遭到干擾的情況比較嚴重,長期行駛在顛簸的山地對小型汽車的使用壽命也會造成嚴重影響。
此外越野車往往配備了動力比較強勁的發動機,爬坡時能保持低轉速輕易通過坡道,而小排量的汽車要在坡道上達到越野車的速度,就要強制提高發動機的轉速。
爬坡能力主要是發動機扭矩決定
如果需要經常拉貨,千萬別把小排量汽車的后備箱當成貨箱,不然這波操作很有可能會讓你從“省錢”變成“燒錢”。
春節結束網友齊曬返程后備箱
其實就是這樣一個道理:不同的汽車適用于不同的使用場景。如果動力不足強行靠轉速來補,不僅需要更多的油耗,本身也會降低發動機的使用壽命。
以上只是客觀因素對汽車油耗的影響,現實生活中影響油耗的很大因素其實還有車主的駕駛習慣。
喜歡急踩剎車,猛踩油門的車主在研究什么車省油之前,最好先研究一下如何改掉自己的壞毛病。